“你只需要让手下的锦衣卫留意,从今天开始京师十三座城门中,哪一座城门附近突然出现的城狐社鼠最多就可以了!”
朱允炆并没有过多的解释细节和原因,因为有些事情他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还需要找到蛛丝马迹去印证。
而且,朱允炆知道,用人之道在于恩威并施,对于何尊他还想以后大用,不愿意让他现在就养成骄纵的毛病。
所以,朱允炆才会用这种相对比较隐晦的方式敲打何尊。
何尊带着一头雾水离开了皇宫之后,没多久他也反应了过来。
因为最近几日陛下对自己表现的信任有加,所以自己似乎就产生了“自己很重要,陛下离了自己就不行”的潜意识?
所以陛下今天就是在敲打自己?看自己到底识不识趣?
想通了这事,何尊忍不住就冷汗直冒,转身有些敬畏的看了皇宫一会之后,才快步离去。
朱允炆一点不担心谷王朱橞会在今夜就放朱棣大军入城。
因为,如今的京师十三座城门,每一座城门都有朱允炆派去的部分皇家亲军坐镇。
谷王朱橞想要无声无息的打开城门,没有了军方势力的配合,如今他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了。
所以,如果他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仅凭谷王朱橞自己如今的力量是肯定不行的。
那么,他必然就需要朱棣发动燕军安排在京师的密谍全力协助才有可能。
而朱允炆要做的,就是找到蛛丝马迹,然后彻底将朱棣布下的暗桩全部给找出来,然后顺便再利用这些暗桩给朱棣送上一份大礼。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这个在后世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日子,也终于在现世成为了历史。
这一天,朱棣没有能够率军进入京师,而朱允炆也并没有纵火自焚。
第二天一大早,城外的燕军并没有继续发起攻城,而是派人送来了一份燕王亲笔所写的书信。
燕王在这份书信中,再次重申了自己起兵是被逼无奈,最终的目的有也绝不是皇位,而只是为了清君侧而已。
如今虽然齐泰黄子澄等人已经被下了大狱,但是朝中奸臣仍在,所以朱棣又提出了第二份所谓奸臣名单。
这一份名单中,一共罗列出了一百多位官员的名字,朱棣声称,这些官员也是黄子澄等人的帮凶。
只要朱允炆能够动手再将这些奸臣全部清理掉,他朱棣就一定会乖乖的退兵,回北平继续做他的藩王。
否则,他朱棣就一定要将清君侧进行到底,哪怕攻破京师要死伤数十万人,他也在所不惜!
朱允炆在收到这封信以后,却没有感到有多么的意外。
善于权谋的朱棣,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谋算人心和人性。
朱允炆知道,朱棣信中的话,一个字都不能去相信。
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朱棣发招了,那朱允炆的回击也不会客气。
一番思考后,朱允炆直接将朱棣的这封信找人抄写数百份之后,然后张贴到了京师的每一处大街小巷,直接将信中的内容公之于众了。
而那些知道自己名字出现在第二封名单中的朝臣们全都惶恐不安,深怕自己成了皇位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他们相约一起来到皇宫外长跪不起,以表达自己对大明的忠诚,证明自己绝不是朱棣信中所说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