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上旬的一个早晨。
远山透出一丝丝亮光,衬托着应天府上空黑暗的天空,使应天府的上空霎时变得美仑美奂起来。
谨身殿中,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内侍的服侍下,早已穿好了五爪金龙袍服,眼下正等着太子朱标和他一起亲临早朝。
虽说朱标现在只有十五岁,但也生的眉清目秀,唇上长出了一点淡淡的茸毛,已表现出一个仁厚、端庄的谦谦君子模样。
“这个标儿啊,什么都好,就是心性软弱了一点。”
朱元璋叹口气,心中暗暗自语。
“要是自己常年带在身边,见惯了尸山血海,他的心性可能也不会这样。”
“但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啊,哪能让他整天都在担惊受怕之中呢?”
想着想着,他展颜一笑,“还好,虽说他常年待在母亲的身边,自己也没有亏待这个孩子。”
“不仅请了最好的先生教育标儿,更因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手下将士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自己的手中推翻了暴元的统治,创立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明王朝。”
“虽说大明王朝现在才刚建立一年,百废待兴。”
“但纵观这一年来的成绩来看,大明王朝正走在一个康庄大道上。”
想到这些,朱元璋满怀欣慰。
“拜见父皇!”
朱标像个小大人一样,纳头便拜。
“哈哈!”
朱元璋宠溺的看了朱标一眼,开怀大笑。
“快起来!”
“咱们父子,何必如此客套?”
“往后无人之时,你不必如此。”
“是,父皇!”
朱标站了起来,但仍是恭敬有加。
朱元璋走上前来,摸着朱标的脑袋,慈爱的笑着,“标儿,等会儿你随咱前去参加朝会。”
“认识一下咱们朝中的重臣。”
说着,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又是哈哈一笑。
“父皇,您笑什么?”
朱标昂起头,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父皇,不解的问道。
朱元璋低下脑袋,看着快要长到自己鼻间的儿子,含笑道;“如果你在朝堂中看见了一位相貌凶恶的将军,你怕不怕?”
“咱才不怕呢!”
朱标张大着清澈的眼睛,坚定的道。
“咱是大明的太子,群臣只有怕咱的份,咱哪能怕他们!”
“好!好!”
“不亏是咱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爽朗的笑着,又摸了摸朱标的脑袋,“走!”
“跟咱去会会那些文武大臣们!”
随即,这一名中年人带着一个半大不大的小伙子联袂向奉天殿走去,只是他们的身后跟着大内总管和一帮小太监。
奉天殿外,群臣已经聚集在殿外的广场上。
文臣和武将们泾渭分明,站立两侧。
武将们围拢在一名估计四十来岁,身高九尺,健壮如铁塔、皮肤黝黑的男子身边,询问着追逃元廷的经过,不时爆发出哈 哈大笑声。
文臣们各自和几名谈得来的好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一边用眼睛的余光瞥向一名大汉。
只见这名大汉满脸的胡须,虽粗壮但不浓密,就像根根猪鬃插在他脸上一般。
国子形的脸,配上铜铃似的双眼,乍一看,顿时把胆小的人吓出尿来。
随着殿前侍卫甩鞭声响起,奉天殿沉重的大门伴随着吱嘎吱嘎的声音缓缓打开。
群臣们停止了交头接耳,各自整了整衣冠,按照官位的大小率步进入奉天殿。
在群臣们进入奉天殿等候了片刻,便见朱元璋领着朱标缓步走上了御阶。
朱元璋看着朱标,伸手指了指武将中的一位将军,“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