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可是太看得起我了。”
张宾苦笑一声。
面前这位郎君,可是当着皇帝的面把军队化为己有。
用形象一点的比喻便是皇帝刚要吃一根鸡腿,作为臣子的王生却是想着如何把这个鸡腿抢过来。
这难度能不大?
张宾想了很久,抬头看王生之时,还是摇摇头。
“难难难!”
“或许可行,只是孟孙你不敢想罢了。”
若这个时代是唐朝,府兵制,王生的这个想法当然是可以收一收了,但这不是。
尤其这些州郡兵,与中外军不同。
中外军皆是世兵。
所谓之世兵,便是皇帝规定将领享有领兵权,并且代代相传,将领死后,子弟接替统领父兄故兵。
由长子、长孙世袭;无子,由弟继承;子弟幼弱,或有罪,经皇帝指定,由别人暂为代领,一旦子弟长大或有罪赦免,经皇帝批准,即归还故兵。
世袭领兵制使兵将结合空前紧密,并促进部队战队力的提高。
州郡兵是当地招募的军队,并非是军户。
这便给了王生可乘之机。
以唐朝的府兵制来说,为何王生没有可乘之机。
了解府兵制,便要先知道为何叫‘府兵’。
为何叫府兵呢?
当时的唐朝地方政府分两级,下一级是县,上一级是州,这都是管地方行政的。
府兵之府,是在地方那个行政区域州县之外的另一种军事区域的名称。
府是指的军队屯扎地。
在郡县这一地区里,另划一个军事区域,这区域就称为府。
唐代都称之为折冲府,折冲府共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这些军人又是怎样来历呢?
当时户口本分九等,这都是根据各家财富产业而定。
据当时法令,下三等民户,是没有当兵资格的,只在上等中等之中,自己愿意当兵的,由政府挑选出来,给他正式当兵。
当兵人家的租庸调都豁免了。
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
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许军人自办。
这样的人家集合上一千二豁免了,这同样也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
如果某地是军事要地,便在那地方设立一个府,募招上中等人家壮丁籍为府兵。
这种府的数目,有时多,有时少。
大概唐代全国共有六百个到八百个府。
若假定这八百个府都是中府的话,那唐代全国便有八十万军队,大概最少也有四十万。而这四十万乃至八十万的军队,并不要国家一文钱,一粒米来给养,因为他们自己有田有地。
他们一面保卫国家,一面还自立生产。
这八百个府的三分之一(将近三百个),分配在中央政府附近,即唐代人之所谓关内,即山西函谷关以西长安四围之附近地区。
其余三分之二,四百到六百个府,便分布在全国,而山西和其他边疆又比较多一些。其他地区又少一些,有一州只有一府的,或一州并无一府的。
府兵也是到了二十岁才开始服役,每个府兵须到中央首都宿卫一年。
此外都在本府,耕田为生,而于农隙操操练。
当宿卫的,叫做上番,番是更番之意,商贩则正如汉人所谓践更。只汉人践更,是在地方服役,唐人上番,则向中央服役而已。
府地距离中央五百里的,宿卫一次得五番,一千里的七番,一千五百里者八番,二千里十番,二千里以外十二番。
照番数计算,五百里者往返两次,适抵二千里者往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