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变得正式一些起来了。
接过王衍手上的信件,王戎拿在手上仔细端详起来了。
越看下去,王戎的眉头就皱得越深。
“我原以为东宫的事情,还没有到那种程度,但现在从太子妃与你的手书看来,事情确实到了很是严重的地步了。”
王衍重重的点了点头。
“若说之前我能脚踏两条船的话,如今,在两条船相撞之时,我便必须要上其中一条船,但是,我不能确定哪一艘船会沉没,哪一艘船能够在最后胜出。”
王戎表情顿时玩味起来了。
“尚书令的意思是,征求为兄的意见?”
王衍重重点头。
“估计你早有决断罢?”
对于王戎的这句话,王衍也不否认,当即侃侃而谈起来了。
“太子毕竟年轻,况且,先帝走得也有些年头了,那些托孤老臣,走走的,死的死,剩下的,也都是中宫的人了。”
“夷甫是要在中宫身上下注?”
王衍却是轻轻摇头。
“不。”
他现在的眼睛确实明亮非常。
“我现在是那一边都不下注。”
“你就在边上看着。”
“看着边够了。”
王衍深吸一口气,说道:“便是我亲自下场,去帮助太子,即便最后成功,我又能得到什么赏赐?惠风乃是太子妃,便是我什么都不做,日后得到的东西也是数不胜数的。”
“而若是我援手中宫,那天下人会如何看我王夷甫?”
中宫势大,但中宫的名声毕竟不好啊!
作为士林领袖,这些事情,他自然是需要在意一二的。
“尚书令思路清晰,心中已经没有了疑惑,按找我来作何?”
看着王夷甫,王戎心中还是有些羡慕的。
魏晋是一个很重视门阀等第的时代。
门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王衍很幸运,出生在琅琊郡临沂,其家门是著名的琅琊王氏。出身于这样的名门望族,好处多多。
当然,王戎也是琅琊王氏的,这一点没什么好羡慕的。
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当他还是少年时,有一次曾去拜访当时的名士山涛。
山涛看见他后,感叹了很长时间。
王衍走的时候,山涛目送他走出很远,感慨说道:“不知道是哪位老妇人,竟然生出了这样俊美的儿子!然而误尽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这个人啊!”
王戎虽然也有不少典故,但是像王衍这种逼格高的典故,却是没有多少,反而坊间传他是吝啬鬼。
但王戎却不觉得自己是吝啬鬼。
他不过只是养家之人而已。
世人皆是不懂我啊!
王衍的父亲曾任平北将军,经常有公文事务,派使者呈送,但常常不能按时得到答复。
王衍14岁的时候,人在京城,常到仆射羊祜那里申报陈述公文的内容,言辞非常清晰。
羊祜何人?
吴国陆抗(东吴陆逊之子)曾评价羊祜的德量可与乐毅和诸葛亮相比。
面对如此之人,少年王衍在他面前却没有自卑低下的神色,遂被世人称赞为奇士。
就连太傅杨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但王衍却以此为耻,就假装发狂得免。
当时的杨俊可是太傅啊!
什么身份?
比之现在的张华还要显贵,但这家伙拒绝了!
到了出仕的年纪,先帝下诏书要求举荐可以安定边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