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在收到李据书信的当天,便给他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李余依照吕方提出的意见,表示自己愿意去往秦州,抵御西番军。
不过他也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朝廷要提供给他四十万的兵马,其二,朝廷要确保战争期间,后勤补给的充足,第三,便是李余要兼任秦州牧。
接到李余的回信后,李据迫不及待地展开细看。
看罢,他大喜过望。
他还真没想到,李余能如此爽快的答应他,愿意领兵去往秦州,与来势汹汹的西番军作战。
对于李余提出的三点要求,李据没觉得有过分之处。
要李余去抵御西番军,朝廷提供兵马,天经地义。
确保后勤补给的充足,这更是朝廷应该也必须做到的事。
至于李余要兼任秦州牧,这也再正常不过。
军队在哪里作战,军中主帅便享有地方上的指挥权和调动权。
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能最快且最大限度的调动地方资源,以应对战场上发生的变故和不时之需。
对于李余的前两点要求,朝中大臣没人表示反对。
但是对于李余的第三点要求,中书令周能、门下省左侍中薛良、右侍中柳瑾,都表示出不满。
李余现在已经兼任梁州牧,倘若再兼任秦州牧,那么,西部二州就都在李余的掌控之中。
倘若李余能一直对天子和朝廷忠心耿耿,也就罢了,可人心善变,万一哪一天,他也效仿九王,起兵造反怎么办?
梁州、秦州,虽然都不富裕,但因为地处边陲,民风彪悍,倘若李余在梁州和秦州组建起一支效忠于他的兵马,朝廷又如何应对?
对于周能、薛良、柳瑾诸多大臣的顾虑,李据不以为然。
倘若李余真要背叛他,想跟着九王一起谋反,他早就这么做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又何必拼死与李奉、李英作战,甚至还杀了李英?
对于李余的忠诚,李据现在是十分有把握的。
他对周能等大臣意味深长地说道:“老十七是朕的弟弟,老十七的为人,朕最为清楚,平日行事,他是荒诞了一点,但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老十七不会糊涂。在这一点上,朕,信任十七弟!”
在李据的坚持下,李余提出的三点要求,李据全部满足。
原秦州牧李格,暂任御使之职,继续留在秦州,辅佐李余。
至于州府的其他官员,一律没有调动。
另外,李据又下旨各州各郡各县,征调府军,于京城汇合。
身在梁州的李余也没闲着,以梁州州府的名义,于梁州境内的十二个郡,征召兵马。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京城便召集起四十万的地方府军,由勋国公,扬武将军梁平统领,直接去往秦州。
梁平并不是全军主帅,他也只是负责把这四十万的大军领到秦州而已。
至于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那是李余的事情,与他这位临时带兵的将领无关。
与此同时,李余在梁州也征召到十万兵马。
不过这十万兵马他并没有全部带走,只是抽调出其中的一部分精锐,编入边军,将边军的兵力扩充到十万。
这十万的边军中,周人和枭阳国的部落战士,几乎各占一半。
临出发之前,李余特意找来张泓。
见面之后,张泓插手施礼,说道:“殿下!”
李余向他摆摆手,说道:“张长史,明日,我便要领兵去往秦州!”
张泓眼神一黯,不无担忧地说道:“此战凶险,殿下务必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