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闿端详那少年郎,个子和其他少年郎一般,就是特别的瘦,但是双目有神,透着一股别有的机灵;身上的衣衫也显得不太合身,想来应当是穿的别人穿剩下,或者是穿不了的。
张闿笑着对那小孩儿道:“我等是过路的客商,见这里的庄稼收得干净,地也都整得好,所以就来看一看。”
那少年郎满脸急切的道:“你……你快从俺家的地上下来,别……别踩得实了,雨水进不到地里,影响了明……明年的收成。”
那少年郎一说话就结巴的厉害,惹得众人都忍俊不禁。
“你……你们笑什么笑?”那少年郎噘着嘴巴道:“你们没……没磕巴过吗?”
张闿微笑着道:“他们磕没磕巴过我不知道,反正我磕巴过。”张闿一面回答那小孩儿的话,一面从地里出来,走近那小孩儿,笑问道:“小兄弟,我们错过了宿头,今天晚上能去你家里住一晚上吗?我们给钱的。”
“这……这我做不了主,俺得去问俺娘。”
张闿以询问的口气道:“那我们跟你一起去行不行?”
“想……想跟就跟着……”那少年郎走进树林,牵出了一头大黄牛:“但……但是,我娘不留你们,那……那就没有办法。”说罢,径直而去。
这时,正好郭淮也回来了,他告诉张闿,前面村子里的人都不愿意招待。
张闿问道:“为什么?你没说给钱吗?”
“说了,他们说去年遭了水灾,家里实实在在没有多余的粮食招待客人。”
“那算了,我们跟着这小娃娃去他家里,看他家里招待不招待?”
“不招待也没关系,”贾诩道:“咱们带着干粮,大不了在野地里过一晚上。”
一行人跟着那牵牛的少年郎,张闿问道:“小兄弟,敢问尊姓大名啊?”
那少年郎回头瞥了一眼张闿,道:“我姓……姓邓,没有名字。”
贾诩道:“听小兄弟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不是,是从新……新野迁来的。”
张闿问道:“迁来关中几年了?”
“今年是第……第三个年头。”
“觉得关中的日子比新野怎么样?”
“当……当然比新野要好些,不……不然谁背……背井离乡的来呀。”
那少年郎一开口,众人就想笑。
“听说你们去年遭了洪水,朝廷又打仗,日子过的咋样?”
“那……那也比当初在新野强一些,有……有口饭吃,饿……饿不死……”
不多时候,一行人进了一座村庄。
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庄,大约只有十七八户人家。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袅袅炊烟随风飘散,鸡鸣狗吠依稀可闻。
那少年郎推开大门,牵着大黄牛进去。
张闿等一行人也跟着进去。
张闿刚一进去,一只大黄狗凶猛地扑了出来,汪汪吼叫。
郭淮急忙挡在张闿的前面。
那少年郎冲着那黄狗断喝一声:“大……大黄,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