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母本来就是欺软怕硬的性子,再加上心虚,完全没有了当初上门给女儿讨公道的理直气壮。
孤立无援的于金枝,整个人的气质更加阴冷怨怼了。
过了一段时间,于金枝发现,竺子叶竟然频繁出入她家隔壁,于月兰的家。
竺家要跟她离婚,竺长明曾经跟于月兰有过婚约,这其中的意思,就是外人都看出来了。
于金枝的大伯娘看热闹,时不时的来于家说闲话。
“哟,我说金枝啊,你都已经嫁人了,这小性子可得收一收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娇人儿,怎么还嫁人后就把自己当成宝了?你看这回好吧,人家竺家受不了了,把你退回来了吧!
赶紧回去给你婆婆下下气儿吧,别成了咱们下庄头一个让人退回来的姑娘,那可出名了。”
于金枝冷眼看着她大伯娘,冷声道:“大伯娘还是多为自己家的孩子操心操心吧,我金菊妹妹还没嫁人呢,我若是被婆家退回来了,日后金菊嫁人也顺当不了。”
于金枝她大伯娘脸色一变,顿时没好气儿的白了一眼于金枝,拍拍屁股走人了。
哼,小丫头片子,还敢跟她叫板,总有看她哭的一天!
于金枝虽然把她大伯娘气走了,但是心里对自己的处境也是明明白白的。
尤其是她娘这几天念叨着,竺子叶总是去于月兰家。
于金枝的内心里逐渐形成一个恶毒的念头……
进入夏天的时候,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了,颇有点儿风声鹤唳之感。
农村还好,城里更是紧张。
竺长义每次接陈美下班回家,都要接受一次盘问检查。
于金枝就是拖着不离婚,竺家请了媒婆上了好几次门,小米都又加了二斤,离婚的事情还是没能解决完。
这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她又不傻,既不是穿越的,也不是重生的,还没有大空间金手指……
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心甘情愿的听人家说离婚就答应。
可是这么拖着也不是事儿,竺家耗得起,于家也耗不起。
从婆家贴补娘家时,那住家闺女就是自家人。
回来吃娘家粮食了,那就成了婆家人。
于母把这个想法贯彻的淋漓尽致,甚至都开始愿意让闺女离婚了,她好赶紧给闺女找好下家滚出家门,省的跟自家儿子抢口粮。
而竺子叶呢,等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这一天,等到了于金枝的出手。
这天,于月兰像往常一样领着自家的侄女们出去挖野菜。
走出家门的时候,她就感觉有人跟着她。
她把自家小侄女叫过来,趴在耳边嘱咐了一句,她小侄女点点头,过一会儿就跑远了。
挖满一篮子,身边的小孩子们就自己跑远去玩了。
于月兰一个人挎着篮子,渐渐走上那座竹桥。
似是不经意的四下瞧了一眼,渐渐走上竹桥。
刚走到一小半的位置,突然,对面匆匆走上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