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满腔的愤懑委屈愁怨全在竺三嫂这彪不楞登的一番话中,烟消云散。
“啐,你们这群不省心的泼猴儿,还想着给人套麻袋,胆子上天了。都给我老实点儿,让人家发现了不扒了你们的皮。”
竺三嫂还想说一句,他们既然敢干,就肯定不让人发现。
但竺三哥扒拉她一下,她嘴里的话就咽下去了,点头应是。
一场影响家庭关系的风波就此结束,全家人该吃饭吃饭,下午还得上工。
至于那对吵架的小两口,让他们自己解决反省吧,长辈过多干涉反而不好。
饭给他们留着,事情自己解决。
外面的动静,竺子叶都听到了。
本来也没离堂屋多远,于金枝的嗓门又大,她当然听了个完全。
不过对于竺长明提到的原主救她的事情,她是翻了好一会儿原主的记忆才知道。
原主是老来女,跟前头几个侄子的年纪相差不大,小时候都是一起玩。
虽然原主小时候性格也害羞,但还没有那么自卑。
一切转折都是原主八岁那年,竺家的孩子们一起上山摘柿子。
竺长明非要自己上树去摘,树枝不牢,他人连带着树枝都掉了下来。
那么高的树,直接摔下来,孩子不死也残。
竺子叶心忧大侄子,根本没考虑过自己,就那么扑了过去,给他垫了一下。
就是那么一扑,树枝顺着她的眼角子划了过去,伤口又长又深。
两个孩子没有受别的大伤,但竺子叶脸上的疤,却再也下不去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竺子叶越来越不愿意出门,越来越自卑,也就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
所以,面对顾老婆子的提亲,她才会死死抓住。
面对顾家人的磋磨,她宁愿去死,也不想对任何人开口。
她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外人的羡慕嫉妒嫁进来的,便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她的不幸。
竺子叶叹息一声,幸好她是个脸皮厚的,她不怕别人看到她的不幸。
越能清楚的了解她的不幸,她才能更快的分家享受幸福啊!
总是在娘家,确实不是事儿。
这不,大侄子媳妇儿就不乐意了。
大宝领着二宝进来,两个崽崽情绪都很低落。
二宝扑到竺子叶的怀里,闷闷开口:“娘,以后二宝和哥哥都不吃鸡腿了,大表嫂能不能不嫌弃我们?”
竺母走进来,正好听到这话,鼻子都酸了。
快步进屋,抱着大宝说:“姥姥的好外孙,不用怕那个。你们是吃姥姥姥爷的呢,不怕啊~“
竺二嫂和竺三嫂也紧跟着进来了,妯娌二人分别抱过二宝和三宝,坐在炕边儿上安慰竺子叶。
“小姑子可别听进去,金枝那张破嘴啥都咧咧,小姑子吃什么,自有咱们竺家人愿意养着,她一个小辈,没资格说三道四?”竺二嫂道。
竺三嫂更直接,撸着三宝的胎儿毛,面无表情道:“嗯,她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