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栀想了想,说道:“咱们手里资金不充裕,等回了镇子,只能先从小厂子干起,雇两三个人,每天做二三十件衣服,慢慢发展。”
她通过黎初出售些“货”,赚到的钱大多都要投到出版社,腾不出多少钱给服装厂。
她已经研究过了,系统里,符合时代标准的印刷机一台在3万到7万不等,装订机便宜一些,但也便宜不到哪儿去。
所以,看似富裕的系统资金,办下出版社,肯定所剩无几。
这样一来,服装厂就只能来个寒酸开场。
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
张樱子听罢,安慰道:“没事姜姐,谁不是从小厂子干起来的?”
“你就放心吧,咱们就算现在是小厂子,以后也一定会变成像‘绣丝服装厂’一样闻名全国的大厂,到时候,每天都能卖好几千套衣裳!咱们都能变成‘万元户’!”
她壮志凌云的模样把姜栀给逗笑了。
是啊,还有什么是比沉迷搞钱更开心的?
两人没完没了的讨论着服装厂的事,天色也渐渐暗了。
傍晚,病房门被敲响了。
姜栀打开门,就看到一脸喜色的黎初。
“这么高兴?”
黎初咧嘴笑着,说道:“姐,给我倒杯水呗,跑了一天了。”
姜栀见状,也没废话,用搪瓷茶缸给他倒了满满一杯水,说道:“瞧你这样子,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黎初咕咚咕咚大口喝完水,不羁的用袖子一抹。
他乐呵呵地掏出一张纸递给姜栀,说道:“姐,我发电报回上京,问了一圈,你那些大件货都能卖出去,我得了信儿就赶紧过来了。你看看,上头都写清了。”
姜栀垂眸,看着纸上十几条记录。
张二哥,一台音响。
王婉婉,一架钢琴。
顾大禹,一架钢琴。
……
姜栀一一扫过,发现要音响的有三人,要钢琴的有五人,要电视的有两人,还有两人想要海鸥牌df相机。
“这些都是紧俏货,就算是在上京都难买,我一问他们,他们都嚷嚷着要,还不相信我能搞到,嘿,我给吹牛说有朋友从国外回来,费好大劲弄得货,得多掏钱!”
“姐,你猜怎么着?”
还不等姜栀说话,黎初就喜道:“他们喊着都不缺钱,有货就成!”
姜栀瞥了他一眼,倒是还有些聪明劲。
张樱子瞄到纸上的记录,惊声道:“这么多东西,得多少钱啊?”
这些东西,她见都没见过。
黎初得意道:“能搞个两三万块钱吧。”
张樱子眼睛一瞪,嘴唇都跟着抖了抖:“两三万??”
这时候,大家刚刚开始往“钱”看,万元户还很稀罕,她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能见到这种大买卖,两三万啊,这能买多少粮食?能买多少猪肉?
姜姐真有这么多东西?能卖这么多的钱?
黎初也看向姜栀,试探道:“姜姐,你看这东西?”
姜栀把纸折起来装好,沉吟片刻,说道:“我在沁县郊外赁个小仓库,等明天把东西都拉过去,我再带你过去,把东西给他们捎过去。”
黎初愣了愣,凑近姜栀,低声道:“姐,你干的是二道贩子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