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她完成了系统的任务,得到了那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她能有施展的余地吗?她能守得住吗?
入敌方势力都轻而易举,那么她做的那些事,又有多少能瞒得过他们的眼睛呢?
那么,她做的这一切都是蚍蜉撼树,以卵击石对吧?
对方并没有把她如何也只不过看在她是江家的女儿而已,准确来说还是江硕在庇护她。
江知绮忽然有些意兴阑珊,江硕又继续给她讲解事实……
“之后你二叔也没有选择拓宽领土,而是一心建设黔江和周围几个府邸,主农事。”说着江硕轻笑了一声,“你妹妹从小就喜欢拉着你去庄子,她很爱看农田,我记得她还拉着你去田里捉泥鳅,被你娘刺了几句……大概她那时候就开始对务农起兴趣了吧,我也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有天赋,现在外头的百姓都说她是农神的座下仙子,下凡来普度众生来了……”
江知绮看着江硕眼里带光的样子,鼻头酸涩,一垂眸就是一滴泪滴落在膝盖上,但她不敢去擦。
她该让父亲失望了吧?
江硕将她那一滴泪看在了眼里,但还是什么都没说,沉默了半晌才问:“你二叔解决了黔江和附近几个州府的粮食问题,你觉得他下一步会怎么做呢?”
江知绮下意识就想到民以食为天,吃饱喝足了就应该行事吧,敌弱我强,趁着其他地方还没从灾荒中缓过来,趁早攻城掠地啊!
但是转念一想,以江黎这种实力,要是想一路打上京都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直没行动的原因……
江知绮忽然想起了上辈子,江知代和七皇子吵架的时候说的话,那时候黔江府的实力还不是很强,百姓都还是只能勉强果腹,更别说征兵了,可是七皇子心急,就想着占据先机先打下江山。
可是江知代更坚持缓积粮筑高墙的理念,她说要以黔江府为准则扩充,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然后海纳百川吸引其他州府的百姓,在保证黔江府不会受到动荡的时侯再出兵,尽量将战争的伤亡减到最轻。
因为现在天下几分,谁都不会放过这么光明正大篡位的机会,再加上他国敌军,哪一方都是抱着你死我活,不成功便成仁的心,生灵涂炭必不可免。
然而江知代的提议也并没有获得七皇子的认可,他本人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却纵容他的属下对江知代百般攻击。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抱团讽刺江知代妇人之仁,她提出要改革农事和土地政策,动了士大夫的利益,那些人就是宁愿不要庄稼的收成,也要反对她。
而那些她心系着的百姓也并没有给予她多少支持,因为农事是百姓活着的根本,没有人会打破自己固有的观念,听一个根本就没有真正种过田的大小姐瞎指挥。
于是,江知代被说妖言惑众异想天开,她在短短时间就瘦成了麻秆一样。
当时的她在做什么呢?江知绮想。
她在郁郁不得志,她也不支持江知代,甚至觉得她掺合在其中会让江家变成众矢之的。
不只是她,整个江家就没有人支持她。
后来七皇子中箭染了瘟疫,江知代弄出了青霉素治好了她,还身负疫区前线就医,凭借一己之力遏制了疫情扩散,最后还研究出了治疗瘟疫的药方,扭转了所有人对她的看法。
即便如此,七皇子醒来之后也只是答应了第二年划几个庄子给她做试验田。
上辈子没有现如今那么顺利,江知代在田里风吹日晒劳作了三年才初见成效,这三年时间,她承受的压力和谩骂、质疑、鄙夷是难以估量的。
江知绮沉默,江知代登上后位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三十,但是眼神已经像是行将就木一般。
是什么让她以为她过得很轻松很幸运?是什么让她觉得江知代对不起江家?
是她的贪欲。
是她的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是她求而不得的怨气。
这么想着,江知绮忽地自嘲一笑,转尔又是惊愕,为什么这一世就可以这么幸运呢?为什么什么都改变了,就连七皇子都早早死了,那样天助一样的人物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场合了。
还有,二叔真的是那么温和的人吗?为了黎民苍生而选择放缓自己登基的脚步?
等等,这一世的进展……怎么好像就是按照上辈子江知代的设想来进行的?
江知绮的脸色陡然苍白,这世上真的只有她一个重生者吗?
无数的问题在她脑子里盘旋,纠结成了一团乱麻,虽然想不清,但是她也知道江知代不可能,一个人就是重生不可能连眼神都变得清澈。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死而复生,然后所向披靡的江黎了,或许不只他一个,她那个二婶姜岁禾也不简单呐,黔江府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居功至伟,上辈子她有这个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