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身前已经摆满了各异天材地宝,突然抬起头,望向坐在对面的茅小冬,问道:“茅山主,我其实有个疑惑,一直想不明白。”
茅小冬点头道:“问。”
陈平安问道:“我们浩然天下,既然有七十二书院坐镇九洲,为什么不是七百二十座?是中土文庙做不到,还是至圣先师不愿意这么做?”
茅小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缓缓道:“我只说我个人见解,你拿去参考,未必正确,但是可以作为你理解这个世道的一种可能性,如何?”
陈平安点头,“好!”
茅小冬这才说道:“关于此事,我曾经与人探讨过。如今可能已经不太有俗世人记得,很早之前,嗯,要在三四之争之前,北方皑皑洲,在昔年四大显学之一的某位老祖宗提议下,刘氏的鼎力支持下,以及亚圣的点头答应之下,曾经出现过一座被当时誉为‘无忧之国’的地方,人口大概是千万余人左右,没有练气士,没有诸子百家,甚至没有三教。人人衣食无忧,人人读书,夫子先生们所传学问所教道理,皆是四大显学与诸子百家的精粹内容,但是尽量不涉各自学问根本宗旨,不过主要是以儒家典籍为主,其余百家为辅。”
说到这里,茅小冬缓了一缓。
说得极慢,极其认真。
以至于茅小冬此刻身为书院圣人,都显得有些吃力。
陈平安开口问道:“学塾先生,是那精心挑选的书院贤人君子?”
茅小冬摇头道:“当然不是,不然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即便成功,一国风俗最多演变成一洲,可却会饿死其余八洲,以八洲文运支撑一洲安乐,意义何在?所以皑皑洲刘氏在各方监督下,为此前期秘密筹备了将近四十年,方方面面,都必须得到到场的许多诸子百家代言人的认可,只要一人否定,就无法落地实施,这是礼圣唯一一次露面,提出的唯一要求。”
陈平安好奇问道:“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
茅小冬点点头,“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四之争了。”
陈平安陷入沉思,思考为何会
失败。
一团乱麻。
茅小冬轻声道:“从至圣先师到礼圣,一位阐述仁义道德,一位具体制定规矩框架,为什么?”
茅小冬自问自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曾请教那人,为何至圣先师和礼圣,在奠定浩然天下的独尊和正统地位后,依旧容得下诸子百家?为何不干脆只留下儒家学问,教化苍生?那个人的回答,让我这榆木疙瘩,豁然开朗,才知道原来天地如此之大,那人说,道祖在看那个一,所以当初那场作乱余孽,才得以迁徙去往剑气长城。而我们浩然天下,也没有对妖族斩尽杀绝。佛祖也只是留下了一句,预言那末法时代终会到来,‘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
茅小冬反问道:“你觉得这三位,在求什么?”
陈平安摇头不知。
茅小冬说道:“那人告诉我,他也不知道答案,但也许是希望给世间所有有灵众生,一种趋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一种你不需要付出额外代价就能够达到的自由。”
茅小冬问道:“可曾明白?”
陈平安老老实实回答:“不懂。”
茅小冬笑了,“陈平安,你没有必要现在就去追问这种问题的答案。”
茅小冬站起身,抬起一只脚,离地寸余,悬停空中,然后往上抬高两次,“当下种种所学,知其根本与真意,循序渐进,步步登高,那么一个人无论站在怎么样的高位,心都稳。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旁门左道,最少我们读书人,都应该是这样的。”
陈平安想起自己在大泉王朝山巅与姚近之所说之事,关于一个个从里到外、从小到大的圈子,会心笑道:“这个我懂。”
茅小冬坐回原位,笑问道:“真懂?”
陈平安点头道:“真懂!”
茅小冬伸出一只手掌,微笑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具,那就可以炼物了。”
陈平安先闭上眼睛,轻轻呼吸一口气。
一颗金色文胆,安安静静悬停在他身前。
陈平安依旧没有急于以一口纯粹武夫真气,去“开灶生火”,反而没来由想起自己年少时在泥瓶巷祖宅的那件事。
二月二,龙抬头,烛照梁,桃打墙,人间蛇虫无处藏……
那大概才是陈平安行走江湖的最开始。
那会儿,很多人都还没有遇到。
但是就那么一步步走,一个一个遇到了。
练拳不辛苦。读书很值得。
坚持与人讲道理,原来是一件未必次次痛快、却不会后悔的事情。
原来我陈平安也能有今天。
原来宁姑娘的眼光这么好啊?
茅小冬怒喝道:“心境过于快意了,停一停!”
茅小冬差点一戒尺打过去,气呼呼教训道:“就算有了喜欢的姑娘,也在炼制成功了本命物再去想!到时候谁管你想几个时辰,是不是乐开了花?!没轻没重!”
陈平安悻悻然,赶紧抹了把脸,将脸上笑意敛起,重新凝心静意。
茅小冬看似恼火万分,实则自己心中乐呵着,默默念叨,先生,这件事,弟子做得可还行?跟先生讨要一句嘉奖不过分吧?
————
在东华山之巅,茅小冬与陈平安对坐之时。
书院内还有两人相对而坐,精通雷法的大儒董静,与半个弟子林守一。
当天地寂静停滞,光阴流水出现显化迹象,董静皱了皱眉头,看到林守一的一点秉性灵光即将随之停歇,一挥衣袖,隔绝出一方小天地,只是这位大儒略显吃力。
董静沉声道:“不要分心,与读书一事一样,见着了妙不可言的圣贤文章,心神能够沉浸其中,是本事,拔得出来,更见功力。不然一辈子就是书呆子,谈什么与圣贤共鸣?!”
林守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