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了一座庞大的图书馆,成为了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
还有一座座钟楼,也成了洛阳城的特色。
原本随处可见的小吃摊,也进行了治理,街道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这一年,
在群臣的建议下,太后又下令对洛阳城进行扩建。
之前刘辩送回来不少劳动力,他们成为了扩建洛阳城的主力。
其中不少劳动力,被大汉的繁华富庶吸引,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了。
说真的,
他们虽然是奴隶身份,但在大汉,他们享受的待遇反而比在国内要好一些。
以前在国内,他们是低等贱民,没有人权。
在那些贵族眼中,完全就是畜生一样的存在,动辄大骂,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而且,吃不饱是家常便饭。
然而在大汉这里干活,至少每顿都能吃饱,偶尔还能吃到肉,有一个安全的睡觉环境。
只要你不闹事,没有人敢随便夺走你的生命。
“当大汉的奴隶,比当身毒的首陀罗还要舒服!”
这是身毒奴隶亲口说的。
主要是大汉注重人权,汉人普遍心善。
尤其是那些普通老百姓,都是穷苦过来的。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歧视奴隶,尤其是朝廷的奴隶。
掌管朝廷奴隶的是孔融,他心地善良,因此奴隶也享受到了该有的权益。
本来这个做法是遭到不少大臣反对的,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奴隶们闹事的次数越来越少,办事效率越来越高。
甚至还发现了不少人才,为大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因此,那些反对的大臣也就不说什么了。
洛阳二次扩建,原本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然而在奴隶们积极的干活热潮下,仅用了七个月就搞定了。
如今的洛阳,最大可容纳一百八十万人口!
这还不包括周边。
俨然,已经成了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打了胜仗归来,还是老规矩,犒赏三军!
此次南征最大的功臣,无疑是周瑜。
这让整个周家倍感自豪。
不少人甚至感慨,生子让如周公瑾!
年纪轻轻,就为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名垂青史啊。
有了周瑜这个代表,其他人纷纷鞭策自家儿郎。
让他们以周瑜为目标,向周瑜学习,早日成为周瑜那样的国之栋梁。
另一个重点,依旧是修路。
如今大汉的领土再次扩大了不少,若没有便捷的交通,统治起来终究是困难重重。
所以刘辩让刘备又规划了三条线路,一条是继续往西域延伸。
一条横跨蒙州,从呼揭到沃州。
还有一条就是从阿马拉瓦蒂开始,到永昌郡再到南海郡。和南北交通要道连接起来。
刘辩本想修到成都,但考虑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修建成本大,周期太长,所以放弃了。
如果这条铁路能够修建好,那从洛阳到阿马拉瓦蒂只需要七天的时间,比传统赶路方式,要足足节省二十多天!
忙完正事,接下来就是家事。
当刘辩带着卡琳娜和亨德里卡等身毒美人来到后宫时,太后的反应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