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旨意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按理说王,嗣王,亲王的嫡长女直接封为郡主,其它嫡女封为县主,庶女,若其父有大功,可以上表请封,可以封到乡主,但是很难。本朝制,义女视为嫡女,所以苏妙玉的封号应该是县主,但是却没想到,皇帝直接给封了一个县公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那区别可大了去了。
公主只有皇帝的女儿,姐妹,姑姑才能封得,其它人都封不得,周瑶封会稽公主,等于是被当时的皇帝皇后收为义女,视为亲女,才能封到郡公主。而苏妙玉本身就只是周允的义女,皇帝自然不可能再收她为义女了,而且两个人也差着辈呢。唯一的可能就是太上皇这个退休的老皇帝插了一手,也记成了义女,所以才能封为县公主。封公主,自动改姓,皇帝还钦赐了名叫玮。所以从今天开始,苏妙玉就成了过去式,现在的大名应该叫周玮,但是乳名仍然叫妙玉,这种事情没有人管。
等过几天礼部会派人把金印,宝册之类的东西送过来,有了这两样东西才是真正的公主,否则就是虚名。而有了金印之后,身边的大丫鬟就开始有封号了。
比如周瑶身边八个大丫鬟,就全都有女官编制,品级不高,都是正九品,分为司宝,司衣,司饰,司舆,司乐,司宾,司馔,司礼。而最大的就是司宝女官,品级为正九品上,其他的都是正九品下。
但是,女官和宦官一样,只能服侍皇室,哪怕是皇子,也只能说出宫建府的时候,可以得到皇权特许,带着从小伺候自己的女官和宦官出宫。所以周玮,也就是苏妙玉由于没有皇权特许,可以设置女官,那么她身边就只有司宝和司礼两个自带的女官,品级为从九品。名义上即便是周允和贾玫,也没有资格对她们呼来喝去,但是嘛……
吃过午饭,贾玫亲自带了周瑶和周玮,去了太上皇别院,去拜见太后,周玮施礼谢恩,为啥呢,公主郡主之类的封号,理论上是出自内宫,由皇帝代发,太后在,就是太后说的,太后不在了,就是皇后说的。所以拜谢太后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看着太后一头雾水的样子,大家也明白了,这是皇帝假借太后的名义干的,但是太后还是很热情的招待了三个人,还请她们尝了尝太上皇亲自种出来的红薯。来源参考,蜀王府的发电机。
在太上皇别院里,待了一个多时辰,周瑶被太后搂了一个多时辰,看着时间不早了,太后暗岑岑的提醒了贾玫一句,不要让周瑾和周理再往外面跑了,早点生个孩子才是硬道理。贾玫也答应了,毕竟现在陈丽和周媛媛也都二十多了,生孩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在太后的欣慰声中,大家告辞离开了。晚饭的时候,周允才从亲卫那里得到了,妙玉为什么会跨越级别封公主了。苏妙玉的生父,通过迎娶甄家的旁支,确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甄家的药物来源,来自南越,甄家在那边开垦了一大片土地,抓了大量的当地人,在那里开荒种地。并且提供了英宗皇帝也曾经被甄家陷害用过这种东西,而且这也有可能是英宗子嗣稀少,英年早逝的原因。
现在正统帝,把甄家调到京城来了,而且他的药物运输和发放渠道,已经被正统帝掌握了,但是由于证据不全,很难通过对付甄家,把朝堂里面的四王八公全都清理了。所以正统帝暂时隐忍了,但是功臣有功不能不赏,所以封赏就落到苏妙玉的头上了。而且,皇帝加封得理由也有意思,是因为周允地位高,功劳大,所以对他的义女额外恩宠,和她的生父无关。
苏妙玉的父亲,在听到皇帝对女儿的赏赐之后,应该懂得怎么闭嘴。所以周允在听到亲卫的回报之后,沉默了一会儿,“唉,妙玉可怜啊,看这阵势,老苏应该是时日无多了。就是不知道,他到底能拉几个人下水,到时候,无论他拉几个,我们就帮忙收拾几个,他要有能耐把水溶拉出来,我也有办法给他办了。”
“唉,若不是怕引起皇帝猜疑,我都想送妙玉回去见她爹最后一面,可惜毕竟不是咱们自己人,没必要。”
“管他呢,你先让针线房,准备起来,妙玉作为县公主,必然不能给她父亲守孝,她继母也不可能让她回去奔丧,你约束好下人,到时候,让妙玉在自己院里守孝,如果她愿意的话,可以到后面小道观里遥祭一下老苏。但是平时该出门还得出门,到时候给她安排一些,素色,暗花的衣服,找一下不那么张扬,以蓝色或者暗色为主的首饰。”
“这还用你说,要是等着你,黄花菜都凉了。从妙玉到咱们这里寄养,我就感觉不妙了,要不我干嘛把她放在最靠外的院子里,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皇权真是吃人啊。而且我还让人以你的名义找老苏要了几件衣服,说是留给妙玉的念想,老苏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连他的,带他媳妇的,总共送来一箱子,到时候,让妙玉在咱们周家墓地的外围,修一个衣冠冢,也算是有一个祭拜的地方。”
聊了一会这种事情,不由两人感慨万千,又安排了一下,明天的宴会,才各自休息。
薛宝钗从下人嘴里听到苏妙玉被封公主之后,眼睛都直了,那种羡慕之情都快从脸上写出来了。而林黛玉则没有什么感觉,“这世界对女子过于苛刻,女子虽不能如同男子或纵横朝堂,或纵马疆场,但是也当尽力做一些有功于社稷的事情,倾一生之力,得一国夫人封号,方不负此生,功绩不到,得个郡君,县君,乡君也可。实在不能也当好好教养子嗣,劝业夫君,得个诰命。母凭子贵,也强于女凭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