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呢,新来的演员,身量没有李素鸾高,身材也不好,而且李素鸾更敬业,毕竟是新人吗,所以所有的台词都是原声。两个人差距绝对是肉眼可见的,所以很多人就给这个补拍的演员扣了一个大小姐帽子,说她除了露脸的镜头之外,剩下的侧脸,背影,下跪,低头等等都是替身拍的,声音也不是她的,关键是很多人根据侧脸和低头的一些镜头,判断替身比正主更漂亮。
这让补拍的演员非常气愤,直接就说自己是补拍的,只是为了节省经费,才只拍摄了正脸。至于为啥补拍没说,有懂行的在里面解释,这种情况只能说得罪了圈里的大佬,因为劣迹艺人的话,别说侧脸和声音了,连背影都不带让你出现的。所以就有人开始扒到底是谁,又是得罪了谁。最后转了一圈,大概是因为马凯,但是那个时候的马凯如日中天,也没人愿意为了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去和他对线,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王凝之知道了李素鸾的下落之后,心满意足的睡觉了,明天一定要好好的显摆显摆。可惜没能如她的愿,主要是程思思带来了新的八卦,吸引了所有注意力,李素鸾的消息已经是昨日黄花,没有人再去关心了。当然也吸引了王凝之的注意,毕竟大概可能,她又发现了一个穿越者。
回到红楼世界的周瑶,天刚亮,就被如意给摇醒了,今天出行的文武群臣以及家眷,都要跟着皇帝进城。金陵作为旧都,地位还是不一样的,其它地方是想什么时候进都行,但是进金陵,有钦天监专门算了时辰,所有人都要在辰末也就是九点之前必须进城。这也是大队昨天在船上休息一晚的原因。
进城也是有顺序的,如果周允官卑职小,周瑶可能还能多睡一会,但是更大的可能是根本就没有随行的机会。可惜周允能称得上是位极人臣,所以他们是第三波进城的,当然随行的大部队都已经昨天都进去了,毕竟自家主子,舟车劳顿一个多月了,必须提前收拾出一个适合熟悉的舒服的休息的地方。
连早饭都没吃,贾玫也只是给周瑶吃了两个鸡蛋和一杯牛奶,然后让大丫鬟可人拿了一个点心匣子,里面放了几块小点心,和一盘水果切,这是生怕周瑶饿着。
第一波进城的是天子开恩,引路的贾赦一家,主要是贾赦在张氏,贾瑚,王熙凤,贾琏等全家人的管制下,成了一个整天研究古董和丫鬟的老宅男,虽然不怎么像话,但是在一众整天为非作歹,仗势欺人的勋贵里面,这可真是个老实人。尤其是贾瑚和贾琏,为了家族的名声,娶了自己弟弟和侄子为了攀附权贵而退婚的女孩。这样虽然对他们两人名声不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称赞他们的,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舍弃自己来挽回家族名声的。
尤其是正统帝觉得贾瑚在身居士族和勋贵两种势力的倾轧之下,居然有能成为一心忠于皇帝的纯臣的倾向。而贾琏听说在国子监乙字班,都能拿到一个前三名的成绩,未来一个进士出身是少不了了。这一次本来贾琏没有伴驾的资格,但是贾琏要今年下场试一试秋闱,所以正统帝特别给了他一个恩典让他随行。至于县试,府试,院试小三试,贾琏不用参加,因为他是监生,享受廪生同等待遇,也就是秀才。
至于贾琏愿不愿意随行,无关紧要,反正贾赦,张氏,正统帝都很满意。贾琏大概也是满意的,这一个多月,他一直死皮赖脸的的赖在蜀王府的船队里,主要是赖在蜀王府和秦王府的教授圈里。你别看这些人都没中进士,甚至有的连举人都不是,但是自身的学问那都是很高的。很多人都是为了给自家孩子让路,或者因为守孝,避讳等种种原因不能参加科举的。由于不是科举出身,所以不能做朝官,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做属官,反正品级一样,待遇一样,只不过是权利和地位不一样罢了,有总比没有好吧。
这些人其实是对陈知书意见最大的,原因呢,陈知书因为是府里小姐的老师,这一下子官升几级啊。前文说了陈知书是从三品的右将军府主簿,是周允三个府官群体之中品级最高的文官,这让这群人心里愤恨,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周允,周瑾,周理爷仨都不是他们教出来的,只有一个还在学习的还是个女孩,陈知书又是周瑶的老师。这种没有任何实权的开府,就是方便你任人唯亲,所以周允升陈知书为主簿,这些人心里不满,但是却什么都不敢说,甚至都不能像朝臣那样直接说女性不可为官,毕竟他们可端着王府的饭碗呢。
自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的教授们,认为自己之所以仍然在教授位置上那么憋屈,就是因为自己的学问根本没有得到施展,只给陈知书当助教才能展露多大学问,而且还不知道被陈知书贪了多少功劳呢。所以面对贾琏的求教,这些人真的称得上是掏心掏肺啊,不光是学问,连各种科举规则都告诉他了。就这样贾琏在这群人这里学四书和科举手段,回家就跟贾瑚学习为政之道,在不行打着贾赦的名义拜访一些随行的郎中,司库之类的七到五品官员,别管是碍于面子还是什么也称得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路下来,贾琏水平真的是一日千里啊。
所以就算是寒窗苦读,人家的资源都不是真正的寒门能比的,自古以来皆如是。不过学习却依然是实现阶级跨越的最好办法,在这里可以凭借成绩到各大书院依附士族门下读书,努力一生自己也落个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成为新的士族。后世也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钱,有一个可以选择的底气,可以依附各大新士族,也就是各种企业,或者直接依附国家。但是你不学习,说不定连这种机会都没有。
说远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贾玫对贾琏和贾瑚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因为贾瑚的骚操作导致整个蜀王府和他的关系非常紧张,但是却因为贾琏听张氏的话隔三差五的就到蜀王府来请教学问,经常给周瑶带一些外面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你别管需要不需要,有这份心总是好了。正是由于贾琏的积极钻营,周家和贾琏的关系还不错。也许是受印象影响,也许就是颜控,贾玫还经常把秦可儿叫到府上玩。
秦可儿就是未来的秦可卿,只是现在她还没出嫁,自然没有字,未来叫不叫秦可卿真的难说,因为谁也不知道原来的可卿二字是养父秦业取得还是原丈夫贾蓉取得。若是秦业取得,还没问题,大概还叫可卿,若是贾蓉取得可就未必了,以原著中王熙凤没有表字的情况看,贾琏未必愿意给取。也不能排除贾琏对王熙凤没有一点好感,不愿意给她取字的可能。
当然秦可儿目前只是一个乳名,秦业抱养秦可儿就是为了用她来履行婚约,所以她也有一个官名叫兼美,意为为人处世样样俱全。这个名字一般也只会出现在四个地方,一是族谱,二是婚书,三是诰封诏书,四是墓碑。除此之外任何地方都不会用,这个才是官名。
但是现在王熙凤可是有名有字的人物,熙凤就是她的官名,在出嫁之后,贾瑚应张氏的要求,给王熙凤取了字叫易安,也许是为了纪念前世女文豪李清照。但是王熙凤说她不学无术都不过分,用这个字那不是一般的别扭啊。
说起来字这个东西对女子是比较稀罕的,但是对于男子也不是谁都有的,用不着的人自然也不会取字。举个例子,李世民就没有字,因为到他该取字的时候,他爹已经是皇帝了,就算有字除了他爹和他哥谁敢叫,但是他爹叫他二郎啊,既然没用取它干嘛。同样的蜀王府全家都没有字,也是因为没用,皇帝烦了直呼其名,客气点称爵位,表示亲近称卿。别人见了只有叫王爷的份,长辈要么叫小名要么叫贤侄,总之只要你的地位够高,字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扯远了,也正是正统帝对贾赦,贾瑚和贾琏都还算满意,所以就把第一个进城的恩典给了贾家,毕竟这个位置名义上是要进城布置安全事宜的,所以非忠正之士,不可为之。这代表了绝对的忠诚,和皇帝绝对的信任。虽然已经成了一种仪式,但是这种看重的姿态却表现出来了。
贾家一众人进城之后,男女分开,贾赦带着贾瑚,直奔甄家,要把皇帝进城后要走的路先走一遍,排除危险。女眷和无官无级的贾琏,则在一边等着,毕竟他们答应了要让周家住到他们老宅里去,不能自己先去,让人自行前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