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高三大量的模拟考,并不是题海战术的一部分,甚至得说,如果按题海战术来说,大量的模拟考,刷题速度是比较慢的。模拟考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模拟,让你对考试流程烂熟于心,各种题型的时间分配形成规划。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大量的考试,把你考疲了,不至于真正到了高考的时候紧张的字都写不出来。
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经历的太多,放松大发了,再加上高考前夕容易因为紧张或者兴奋,根本睡不着,导致第二天考试的时候还得给自己提醒,紧张起来,这是高考。所以模拟考的频率和节奏,那都是一代代学生试出来的。
所以今天就是开学以来第四次模拟考试,第三次校统考,和上一次市统考只隔了两个星期。
由于市统考定了调,所以这一次的校统考难度也直接提了上来,不过,这数学试卷上的理科数学这几个字是真的吗?不会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让文科生用理科生的卷子了吧?
其实也没错,这一次也不是单独的校考,由于事发突然,实际上学校准备的试题因为难度太低,不能用了,但是两周的时间,出一套有难度,有质量的试题还是比较麻烦的,为了减少出题量,附近的十四所高中联合出题,并且把已经完成印刷的理数直接当文数用了。所以这一次也可以称之为十四校联考。
人果然是懒的,王凝之就骑了一次摩托车,就果断的把自行车放进车库了,第二天考完试,王凝之觉得自己应该考的不错。所以就奖励自己,跟着自己的同桌程思思一起出去玩了。
程思思也是一个小二代,但是成绩非常好,这货是个学霸,和王凝之这种伪学霸不一样,人家是实打实的土著,而且没有系统,关键是玩的时间一点都不比王凝之少,甚至有可能更多,上一次市统考,她是全校第二,全市第十五。她的成绩才更能说明二附中的实际水平,压在头上的学校不少,远的不说,就是自己的兄弟,无论是实验附中还是一附中都压二附中一头。
程思思和王凝之一样都属于心无大志的类型,两个人都不考虑京大交大这种顶级高校,也不考虑那种厉害的离谱的热门专业,王凝之还想进一个比较难考的历史专业呢,程思思直接就是语言学这种相对冷门专业,反正她以后得路,家里都给安排好了,按部就班的考研,考博,留校就行了。
没错,程思思是个学二代,她的父母都是研究员或者教授,她有一个哥哥,也是名校博士,全家都在高校教育口,没必要开辟陌生赛道。
“我给你说,小芝,我探过的店非常多,有一个地方你一定要去,别看外面乱七八糟的,里面给的东西确实是好。”别误会,她们说的不是饭店,而是相声小园子。
程思思也算是王凝之在京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和李淑贤差不多的那种,至于饶一曼,总得来说还是利益牵扯比较多,虽然处的不错,但是毕竟年龄差距在那里摆着呢。饶一曼处处把王凝之当小妹妹看,处处让着她,反而让王凝之和她相处起来不怎么自在。
所以这一次出行的人就有考到国大李淑贤,也就是王凝之所谓的四姐,这位也不是什么善茬,自己有辆电动车,只要有时间就开着车满京城的乱逛,虽然才两个来月,但是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坏,哪些地方是坑人的,她是知道的大差不差。
这一次就问了,“思思,你别闹了,现在的小园子但凡是还活着的,基本上都已经满了,咱们现在过去现买票,怕是来不及了。”
“你们放心吧,咱们去个干净园子,你说的那些园子都是屎尿横流的,听的不够恶心的,咱们去的地方,你坐在下面吃蛋卷冰激凌都没事。再说,他们那里常年坐不满,要是哪天满了才出神仙呢。”
果然三人驱车来到园子门口的时候,经常有三三两两的人进来,看着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有拿核桃的,有拿葫芦的,有拿蛐蛐罐儿的,甚至有人拿着鸟笼子,整个一逛公园的架势。“这个园子有两个门,现场买票在这边,网上买票的都在侧门进,那边方便一些。所以这边基本上都是老先生,不过他们主要是在二楼,主要是喝茶,听相声只是捎带的,年轻人都在那边进了。”
介绍着,程思思走到了售票口,里面有个阿姨坐着呢,“阿姨你好,一张一楼茶座。”
“欢迎欢迎,一楼茶座一张,一共是四百五。茶水,茶店里面再点。”
付了钱三人就一块进了剧场,说实在的,这个剧场挺大的,一楼前面有个舞台,不大,也就五六个平方,那种满台飞的段子是肯定没法说了,台子太小了。舞台下面就是六张茶座,后面的排椅差不多能坐两百来人,二楼还有十六张茶座。看介绍刚好能坐250个人,数挺吉利的。
一张茶座能坐最多六个人,那就非常挤了,当然最好是三个人,送一壶茶,两碟茶点,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楼四百五,二楼三百,不分座次先到先得,后面的连排座,五十块钱一位,同样不分前后排。不过这茶座也挺欺负人的,就放三把椅子,要加座只能加凳子。
三个人直接走到了全场最佳位置,那就是第一排正中间的茶座,这个距离,如果台上的演员没功夫,真的就得打伞听相声了。三人坐定,立刻就有人迎了过来,“三位小姐,来点什么。”
“第一次来,有单子吗?”王凝之直接接话道。
茶博士拿出了一张塑封的手写单,怎么说呢,便宜的不一定差,但是贵的一定好,这是老字号的特点,所以,王凝之直接就看到了最贵的一壶茶,要了半茶,也就是让茶博士酌情少放茶叶,不减价,售价3500一壶。看着其它桌子上的壶个头都不算大,基本上就三道四碗的量,价格就挺贵的了,看了一圈点心,三个人商量了一下,要了两个个压桌碟,两个前碟,四个腰碟。挺有古代宫廷风味的。
宫廷茶点,和现在茶点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宫廷茶点是非常干的,是用来喝茶的,一口点心,一口茶,不油不腻,不干不湿,什么都刚刚好,所谓的宫廷桂花糕,基本上一块桂花糕就可以陪着你慢悠悠的喝两三个小时的茶,这种点心就叫压桌碟,可以从开始陪着你到整个时间全都消磨完。
现在人哪里有这时间磨蹭,所以为了提香基本上加油的量就上来了,后果就是更软了,白嘴吃挺不错,但是伴茶就太腻了。茶博士说他们的茶点都是老方子做的,改动不大。所以王凝之才敢买这么多茶点,否则直接要干果就好了,喝茶嗑瓜子也不是不行啊。
所谓的前碟实际上是水果做的点心,以酸甜口为主,就是白嘴吃的,喝茶之前开开胃,数量不宜过多,每人几口就行,又不能当饭吃。腰碟就是看着压桌碟吃了得有一半的时候上,上什么东西,是要看情况的,如果前面持续时间很长,后面有马上黑天,这个时候的腰碟就以水果为主。如果前碟吃的很快,压桌碟速度也不慢,这个时候要上硬质甜点和干果,毕竟大概率是饿了,硬质甜点可以填饱肚子,干果可以延长时间。如果前后时间都差不多,那么就以软质点心和干果为主,有的时候也上水果。
这里毕竟是茶馆,不可能一群人伺候你一个,所以人家把所有茶点都定死了,时间过半就上。王凝之点的八个点心,两个压桌碟是板栗沙和绿豆糕,都是干的能砸死狗的存在。前碟就是简简单单的蜜桃酥和水果丸子,至于四个腰碟,一个硬质点心龙须饼,两个干果,杏仁和西瓜子,再加一个水果拼盘。这八个点心收了王凝之两千多块钱。
等到上点心的时候,果然这些茶座就是给三个人准备的,所有桌子都是按照三个人准备的,包括两个加了座的桌子,不过他们的点心是桂花糕和葵花籽,算得上是便宜得了。在菜单上桂花糕价格很便宜,应该是为了当赠品,大幅减少了制作流程,或者就是直接找工厂代工的,然后拆了包装就上来了。
等到了七点半,门口卖票的阿姨都站到舞台上了,一楼全场还有一个茶座,四五十个散座没卖出去。二楼看不见,想必也没坐满。不过程思思说,这里是老板的自家产业,不用考虑房租什么的,而且由于茶好,点心好,所以收益还不错,够吃够喝。
至于班主也就是茶馆的老板,自称是爱这一行,所以赔钱说相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满足爱好,也能有一个伴茶的佐料。这种话听听就行,要命的生意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没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