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时和新皇一阵聊修炼和封禅的话题,也慢慢开始牵引‘天、地、人、神、鬼’朝的相关话题。
这让新皇相当有兴趣,甚至还主动开口提及已经获知的内容。
“仙庭谋天朝,人朝当属我们东土大唐为正统,地朝争议极大,屡有破败难于创建,鬼朝积弱,至今只有酆都地府拥有一方诸侯之力,不成气候!”
作为帝王,诸多帝王在登高时也继承了一些以往的知识,多多少少有过一些了解。
新皇寻思过一些档案密卷,又点了点头提及诸朝。
不论采用哪种朝廷的形式,诸多朝廷都具备汇聚气运的能耐。
但各类朝廷汇聚气运的多少则另有计较。
譬如百济国同样能汇聚气运,句骊国也能汇聚气运,吐蕃国等也能汇聚气运,大唐同样如此,仙庭也没区别。
又有教派游离,采用取巧的手段绑定在某朝上讹取气运。
众帝王或教派之主无一不是妄图借助充盈的气运冲击向上,踏入到某种极限。
这其中有新皇这类元神八品就想借助封禅气运登高者,也有如来佛祖这类处于三界巅峰依旧存念更进一层者。
众人追求不同,拥有的能耐不同,所需也不同。
但王朝显然是越强越好。
“神朝呢?”
新皇的资料远较之李鸿儒想象中要多。
李鸿儒一直想将话题往地朝上引,但他此时确实对这类知识有兴趣。
若非帝王,又或二郎真君和西王母这类往昔拥有过王室身份者,诸多人对此少有认知。
“神朝”新皇思索了一下才回道:“这是一种极为偏门的王朝,在记录中只有一位叫姜尚的人衍化过神朝,不过他死的早,后续就没什么神朝传闻了。”
“这些王朝真是一个比一个冷门!”
李鸿儒一脸嘘唏。
新皇不是不愿意说这种朝廷模式,而是认知有限。
等到新皇将自己那点所知齐齐告知,李鸿儒才牵引相关话题。
“仙庭的天朝对我们大唐影响非常大,若大唐境内出现地朝,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李鸿儒问道。
“这要看他们追求什么?”新皇点头道:“若他们谋求甚远,与仙庭帝王一样想着掌控天地,这肯定会影响到大唐。”
“若有一处地朝,他们又谋求甚多,地朝在阻隔我们的同时岂不是也会阻隔到仙庭”李鸿儒道。
“这倒是”新皇点头道:“对方同样会成为仙庭的眼中钉,免不了被针对。”
“若真有地朝,那倒是能分摊一些仙庭给我们大唐的压力了!”
“哪有什么地朝敢和仙庭叫板”新皇笑道:“地仙界秘境本来就不多,人也少,这些人没法和仙庭叫板,也没胆色跑大唐来营建王朝。”
“也是!”
“与其相信那些地仙建朝,朕更愿意相信酆都地府营建一处小型鬼朝”新皇笑道:“只是这些王朝没什么作用,谋求再多也能看到极限。”
“说的是!”
“就像大唐针对百济国一般,但凡认真起来,营建的这些王朝会被直接压垮!”
新皇指了指东北方位,又做了一个比划的手势。
“酆都的鬼朝也没区别”新皇道:“我们只需选择祭祖节杀伐数次,酆都也就灭了,只是他们恪守规矩,又收留亡魂,免了阴物在大唐作乱,这些地府秘境才存留了下来。”
“皇上说的是!”
李鸿儒连连点头。
想立稳一处王朝势力所需极多,而不仅仅跑去立个朝。
泰山秘境中,若没有草头神、陶俑兵马,又欠缺重宝、大阵、重将,这种地朝难有什么支撑的可能,被大型实力攻伐数波也就消亡了。
若王朝溃败,王朝汇聚的气运就会消失,甚至于引发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