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儒心中有明悟时,只听声音传来。
“你可分清了我们的主与次?”
“既是一体,何分主次!”
李鸿儒开口发声回应。
这让他天眼所观看的景象中,一黑、一白、一混沌之圆的三团光芒化成了阴阳鱼不断流转。
《道德经》声音响起。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谷</span>这是老君在北天门秘境中口述的内容。
再次听闻时,李鸿儒只觉脑海中有了明显的不同。
具备了实例的参考,他再愚钝也有了明悟和理解。
二郎真君听字会意,苏烈略有理解,而李鸿儒一窍不通终于得到了补充。
这并非他修行的资质差众人如此之远,而是彼此修行的方式完全不同,难于按常规方式点拨修行。
伴随着《道德经》的声音,李鸿儒也有应声附和的念诵。
不断的通读声音中,他与那道音的音调越来越近,也愈来愈相同。
在元神显法之外,坐着干等的妖元神躯体也开始手执笔,寻了一处落笔写字。
“何分主次?”
大殿的主位上,老君喃喃发声。
这是他少有的讲法场面。
他口中讲法,又有元神演法,诸多奥妙之道在紫光中有无尽的演绎。
众仙各有求法,不乏探讨也不乏印证。
老君诸多法映入众人心中时,众人对照应证之法也映入了老君的眼中。
这是讲法,也有千秋的道术纵横。
老君能看到勾陈帝君万般雷法纵横,又有太乙救苦天尊因果律,宛如他阴阳大道的敕律之术,又有紫微帝君的玩转气运,西王母古巫咒术的改进融合……
老君目视诸法,心中一动时才注目到李鸿儒的应声。
在他元神演法中,李鸿儒吟唱不断,又有两具身体在外不断落笔。
这是观法有感落笔,在凝聚属于自己的典籍。
老君不诧异谁在讲法后学一招半式,也不奇怪谁会因此凝练心得,形成某种道家典籍。
但他诧异于演法中李鸿儒文气元神之躯的形态。
这是在契合道。
从毫无道心,到眼下的巨大转变,这让老君都忍不住有了诧异感。
在北天门秘境中,李鸿儒聆听他数次讲法毫无所得。
而在眼下,对方一吟一唱之间,不断与他的‘道’在契合。
这是要么没有道心,要么道心高到超出大部分人。
李鸿儒在‘道’上的水准与他有距离,但这种契合程度毫无疑问有了六七分水准。
这也让李鸿儒寻觅的一气化三清收敛术有了通透,开始了真正的参考与学习。
若非老君展现的只是一气化三清的‘收’,而欠缺‘一分三’的部分,老君怀疑对方有部分可能将之整理成自己参考学习文稿的能耐。
“际遇不同,彼此造就各有不同,终究是难如一致!”
老君一声惋叹。
阴阳造就平衡,也存在阴盛阳衰,阳盛阴衰。
这宛如月有阴晴圆缺,有周而复始,也就有分不清楚的主次。
但李鸿儒提及一体不分主次,这显然是与他走上了不同的道。
《道德经》的诵读中,李鸿儒从跟随,又到皱眉吟唱,有了区别的吟唱,最终形成一大一小的此起彼伏的声音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