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好”李鸿儒赞叹道。
但凡大儒、文人、儒生、书生们能齐齐同心协力,便能将文化推动到一个新的高度。
武将驻守边界杀敌防卫国度,文人传承发展文化,让后代更为出色。
这是一个极为良性的循环。
相较于教派的布道传承,以皇朝为单位的儒家文化在发力时会极为恐怖。
这是整整一个群体的齐齐迈步前进,引导是一个国度,而并非一个人,也不只是出一个高手、一位高僧。
“数年之后,大唐将一片鲜花灿烂之地!”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武有武的霸道,文有文的出彩。
即便太子等人不擅长武艺和文法,同样可以治理国度,而且能让大唐越来越强大。
这是与教派完全的不同之处。
李鸿儒极为满意从李淳风这张乌鸦嘴中听到的好消息。
每一代的帝王们都有着各自的目标。
大唐从分裂走向统一,又从统一中走向强大。
没有朝代会一直打仗,在皇朝的后续上又以稳固为主,皇三代们做的事情无疑就是稳固。
“那也要给我们道家一点点传承呀!”
看着李鸿儒满脸欢喜之色,李淳风只觉心理有些不平。
“我们道家并非以羽化飞升仙庭为主,我们还是有相当多人只是喜欢钻研天文、星相、历法、医药等科目”李淳风道:“你们多给道家一点活路,不要一棒子打死呀。”
“那又不是我说了能算的事”李鸿儒回道:“您这事得找皇上!”
“我找皇上,皇上就问我历法的事情!”
李淳风重重的叹上了一口气。
如果说《括地志》需要的是各类人力,但在涉及日历年历的事情上,则需要有人常年累月的去做记载和纠正。
人越多,历法反而越具备争议,只会扯出一地的鸡毛。
这事情只能由钦天监最具权威最忠心的团队去完成。
李淳风和傅人君争执未休,也是担心再次扯出争议,导致事情半途而废。
在钦天监的团队中,往昔只有他,而后有极具能力的袁天纲加入,再到袁天纲出走,他又重新恢复了一人。
这是一项需要漫长岁月打磨才能完成的事情,李淳风心中也没底。
他心中念着《黄庭经》,哪敢再对唐皇提要求。
唐皇对朝臣很大方,但确实一直提防和钳制道家,即便上清派不断靠拢朝廷也是如此。
他所需的《黄庭经》不会这么轻易到手,甚至这辈子难于拿到也不乏可能。
“我好歹也救过你的命,你总得帮衬帮衬我,不提让刘仁景收手,你让刘仁景适当的放放水总成吧”李淳风请求道。
“这事儿我帮不了你”李鸿儒摇头道:“但若是你想完成历法之事,我倒是能给个建议,你看看有没有用。”
东土诸多书籍在战乱中不断损坏,只能让大儒复原,又或各抒发见解形成文字,又或如太子和魏王一样请人不断著新书。
李鸿儒在吐浑国避难时曾经进入过烂陀寺。
他在烂陀寺中看到过汉字版本的《大皇天历》,在吐浑国一些寺庙中,依旧保存着往昔的一些历法书。
这是他不曾在大唐听闻的历法书。
此前的历法不乏缺陷,但有着一定的参考性。
若是能做一些结合,李鸿儒觉得李淳风至少能轻松一些,或许可以在老死前拿出一份靠谱的历法给唐皇过目。
问了的没法帮,没问的却偏偏能帮。
这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行为,李淳风只觉收获来得让他猝不及防。
他哪能知道吐浑国中哪个寺庙收藏了哪本书,这种重要的书籍对他确实是刚需。
上清派被查封了几个道观让人很不舒坦,但相比之下,李淳风觉得被查封几个道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较于历法的重要性,这些事情确实可以放一放。
“你为什么没早点说《大皇天历》的事,这可是争议了数次的重要历法,曾经掰倒过傅人君遵循前朝的那份《大业历》,一份完整的《大皇天历》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啊。”
半响,李淳风才反应过来,很是痛恨李鸿儒没早点向他叙说这种事情。
“你以前也没问!”藲夿尛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