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颈椎和第四颈椎椎体间隙还有一枚针,这枚细针留到最后,因为难度最大,比心包的针还难取。
椎体间隙充填的结构是椎间盘,这枚针就插在椎间盘里面。
冲洗腹腔之后,退出器械,李国栋缝合腹部三个小切口。
杨平将战场转移到颈椎,婴儿的颈椎非常小,杨平原计划采用彩超定位,然后内镜下取出细针。
可是省妇幼医院也没有合适能够在颈部使用的内镜系统,平时用于成人颈椎微创手术的设备,诸如扩张管系统,不可能适用婴儿,儿童耳鼻喉科的内镜系统,也不适合在这里使用。
杨平只好采用开放的小切口手术,切口也不大,一厘米而已。
这根针大约18厘米,按照逻辑,无论从颈椎前侧还是后侧,将针扎入人体后,极限状态是针没入皮肤以下,此后无法再深入,以后针的位置变化将随着人体肌肉收缩等进行移动。
再怎么移动,怎么这么巧,可以进入椎间隙 而且这根针一端尖尖的,没有异常,另一端失去针尾的圆润感。
难道用长针扎进椎间隙,然后一部分针折断在里面 杨平对这枚针琢磨很久,觉得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金博士昨晚通宵手术,他本来可以休息,但是他想观摩杨平的手术,现在站在旁边,哪里还有休息的想法。
再说创伤骨科今天这局势,休息肯定会泡汤,金博士决定留在这,既可以看手术,也正好喘口气。
杨平计划用小切口,难以避免多次定位,而且这个部位少不了x线定位。
金博士扫视手术间,台下除了自己,梁胖子和周灿,再也没有其他人,规培生实习生大军全部赶去支援创伤急救中心。
梁胖子正坐在凳子上发呆,别指望他能干点别的活。
周灿是女孩子,金博士想,自己一个大男人站在这,让周灿去推c臂,不合情也不合理。
于是他悄悄地来到隔壁的储物间,一个人开始推c臂,先把主机屏幕推出来摆好,再把c形臂推出来,一个人推这机器还是有点费力,平时都是那些规培生实习生小伙子推。
脊柱手术,对节段的定位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以前没有c臂机时,靠经验定位,时有做错节段的事情发生,大牛也不例外。
一切准备就绪,金博士又问道:“杨教授,c臂机已经准备好,我上台帮手可以吗?”
“刷手!”
杨平也不含糊,既然老金热情这么高,就让他上台参与。
不过这c臂机根本用不上,杨平根本没打算用c臂机来定位。
c臂机定位,从程序上来说是必须的,可是杨平艺高人胆大,他为了尽量减少小敏敏的辐射,
颈椎手术,无法对甲状腺提供保护,x线辐射,能减少就减少。
“不用c臂!我用彩超定位。”杨平边说边开始用进行切皮前的再次颈部皮肤消毒。
不用c臂,用彩超怎么定位节段节段无法定位,怎么完成这個手术 金博士很疑惑,老牌博士,资深主治,竟然想不到彩超如何定位脊柱节段。
想不到是正常的,因为也只有杨平敢这么干。
杨平对解剖太熟悉,他只需依靠颈椎棘突的触诊,就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对应的颈椎棘突序数,然后依据原始x片上,棘突与椎间隙的距离关系,精准地定位椎间隙。
金博士带着问题,刷手上台,给杨平做一助。
杨平准备使用前外侧入路,用彩超稍作定位,他切开小口,用显微血管钳稍作分离,然后放进显微皮肤拉钩,让李国栋牵开皮肤。
“千万不要模仿我,你们做手术还是用c臂机透视定位。”
杨平提醒金博士和李国栋,尤其是金博士。
这个提醒是有必要的,就像电视里每每出现危险动作,必须提醒观众:切勿模仿。
一旦模仿,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是宋子墨,这种提醒纯属多余,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能模仿,宋子墨清清楚楚。
拉勾牵开皮肤,杨平的血管钳继续分离,从肌间隙进入,避开血管神经,直达颈椎3/4间隙的前外侧。
“拉钩深一点!”
杨平提醒,李国栋立刻调整拉钩。
比起张林小五的金银双钩,李国栋拉钩技术存在巨大差距。
“弄个头灯给我。”
无影灯的光很难照亮着小切口内狭小的空间,需要聚光头灯的帮助,才能看清楚里面。
杨平从术区移出头部,周灿帮他戴上头灯,他再重新回到手术台上。
头灯的一柱亮光刚好照进狭小的空间,杨平用显微血管钳,夹住纱布的一角伸进去,吸走少量的血。
金博士的眼睛瞪着小切口里,什么也看不到呀?这怎么取针?
尖刀在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的前环上只是戳了一下,然后一把直显微血管钳伸进去,往回一拔,最后一颗针被拔出,扔在弯盘里。
金博士差点双膝一软,直接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