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
隔壁小雷看到里面的人位置做了调整。难道是张教授传授秘诀,让他亲手体验
小雷后悔自己没进去,刚才应该主动穿铅衣待在里面。
杨平双手轻轻的落在李静姝的前臂表面,开始触摸,骨块的信息隔着皮肤与肌肉,传递到手指的感觉神经。
数量、形状、位置、状态,一点一点的在脑海中完善。
骨块在手上的感觉细腻,像懂事的、听话的精灵,只要摸清它们的脾性,就会乖乖地被赶到适当的位置。
哪个先到,哪个后到,次序井然,如何现在给一台可以三维透视的机器监测。
那些骨块一定非常可爱,它们都会友好绕开对方,然后回到自己位置,搭建成原来的形态。
左右分手操作,要不是系统这种超级培育术,这绝对是一项难以企及的技术。
“他会左右互搏”
欧阳主任立刻叫小雷:“铅衣,拿件铅衣。”
屏幕再清晰,甚至是拉近的特写镜头,都不能代替现场。
在场的人里面,可能欧阳主任是唯一亲眼目睹过左右互搏术的人。
人们对待这些传统东西多少怀有一种神秘感,封闭的传承方式,最容易产生神秘感。
欧阳主任穿上铅衣,带着一件铅衣。小雷也跟在后面,欧阳主任说:“你不要进去了。”
他怕大家跟着全跑进去,那就乱套了。
欧阳主任推开两个房间的隔门,悄悄地进去,站在一旁,递了一件铅衣给韩主任。尽管手术室准备了一道铅屏风,还是穿铅衣好点。
没错,左右互搏,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居然会左右互搏。
十多年前他看过,就是这么操作的。
那个场景让他记忆了十多年,此后面对传统文化,他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屈曲,外展,内收,旋前,慢慢旋后,停,维持牵引!”
每一句话像命令,不容置疑,不容任何折扣。
就是这种场景,这种感觉。欧阳主任十分激动。深刻记忆十年的场景重现,怎不令人激动。
每一次的变化姿势,杨平在运动中捕捉机会,双手操控不同的骨块让其在最佳时机归位。
张教授扶着椅子要站起来,韩主任看见了,立刻扶他。
他面部肌肉颤抖。
双手互搏,手法正骨最高技艺,这个年轻小伙子居然会,他在哪里学来的,这可得有人悉心指导,通过艰苦训练,才能掌握。
而且没有几百上千病例,是练不出来的。
“维持外旋牵引,牵引力度不够,不要松懈,手上动作保持稳定。”杨平语气严厉。
宋子墨立刻手上稍微加点力。
“夹板!”
杨平的手离开李静姝的前臂。
“小杨,先透视一下”张教授提醒。
“上夹板后再透视!”杨平说。
“也行!”张教授同意。
欧阳主任帮着递夹板,前后内外四夹,后侧夹板弯曲,过肘关节,超肘关节固定。
分骨垫、加压垫放到合适位置,夹板娴熟的放上去。
绷带在手里轻巧缠绕,打结,修剪,绷带捆扎完毕。
“透视!”
欧阳主任帮忙踩脚踏板。
屏幕上x线透视图像显示出来。
手术室里的,都凑近去看;隔壁的,紧盯屏幕。
尺桡骨完全复原!
魔手!
有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