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说得对,不管二叔一家子对自己怎么样,自己这都算是寄人篱下。
没工作,没地种,就连住的房子,都是文家老大两口子过世后留下来的。
落户是能解决眼下的吃饭问题。
但那也仅仅是能保证饿不死,况且想要落户还得先跟文君结婚。
自己现在这个鬼样子,要是跟文君结婚了,少不了村民背后的指指点点。
接近十一点的时候,二婶儿娘儿俩这才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南哥,你看,我们摘了多少菌子!”文君献宝一样的放下背后的竹篓。
好家伙,满满一竹篓的菌子。
文武和二婶儿竹篓也装的满满当当。
“怎么这么多?”楚南瞪大了眼睛。
二婶儿笑着说道:“呵呵,昨儿晚上下了阵小雨,今儿菌子全都冒出来了。
这么些菌子,明儿让武子弄到县里卖,能值好几块钱呢。”
“去哪儿卖?”楚南看着文武好奇的问。
“榆树沟那儿有个早集。”文武头也没抬的说。
“早集?”楚南精神一震,“早集上面可以卖东西么?”
文武有些疑惑的看着楚南,“你这话说的,早集不能卖东西叫啥早集?
能卖,只不过上面要求,只能卖自家的东西。
家种的菜,鸡蛋,果子都可以。
倒买倒卖是不成的,要是给上面抓住,那就叫投机倒把。”
楚南突然想起来之前在白建民那里看到的报纸。
按照报纸上说的,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个体经济了。
虽说现在青山县这边还没有一点动静,既然上面已经有政策了,就算是出了点什么问题,那也算是有了倚仗。
这可是个好机会。
“婶儿,家里还有鸡蛋么?”楚南开口问道。
“有,你想吃鸡蛋呐?明儿早上婶儿给你煮几个。”
二婶儿的话,让文武瞪大了眼睛。
“妈,你不是说没鸡蛋了么?”
二婶儿有些心虚的笑笑,“我下午刚从鸡圈捡的。”
“我在县里商店看到,现在鸡蛋涨到一块二毛五一斤了。”楚南开口说道。
“啥?一块二毛五一斤?”二婶儿瞪大了眼睛,“家里还有一百多个鸡蛋,武子,明儿早上你都带去卖了吧。”
“不是,妈,你等等。
你不是说鸡蛋都是今天新下的么?咋?咱家那些小母鸡儿一天能下十几个蛋呗?”文武一脸无语的问道。
二婶儿有些急了,“你这孩子,你废什么话你说!咱家鸡蛋就属你吃最多。”
“叔,咱们队上基本上家家都养鸡。
我想着咱们往县城跑一趟不容易,咱们看看别人家还有没有想卖的,我们顺带着给带城里卖了。”楚南开口说道。
二叔黑着脸说道:“不成,卖点儿自家的还成,你要是卖的多了,那就是投机倒把。”
“不是,二叔,今儿我在公社看到报纸上都登了,现在鼓励发展个体经济。
南方有些城市,现在都已经放开市场了。人家直接从厂子里进货拿到街上去卖都没事儿。
咱这都是一个生产队的,按理说那就是一家人。
该交的任务咱们交了,自己家的东西拿出去换俩钱儿,这咋就投机倒把了呢?”
“对啊,爹,我之前上城里,还看到人家卖解放鞋,卖糖果呢!
咱卖点儿自家的东西,这算啥事儿?”文武有些着急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