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二叔二婶儿一家对自己有再造之恩,老支书就是楚天的伯乐。
自己下乡这么些年没吃过苦,都是老支书的功劳。
刘青山摆摆手:“不坐了,你赶紧的到公社去一趟。”
“好嘞。”楚南点点头。
作为林川公社出了名的大才子,楚南没少跟公社打交道。
他打小写了一副好字。
所以公社拉标语,写板报可少不了他。
“文君,你先回去,等我从公社回来直接去你家里。”
还没等文君回答,刘青山又催开了。
“小楚,你赶紧的!公社领导的车在等着你呢。”
这个话让楚南有些吃惊。
他出门看了一眼,一辆圆头小皮卡正停在外面。
不要看这个车有些破旧,这可是公社唯一的一辆领导座驾。
八十年代有句话:县里212,公社130,大队100。
县里配了几辆212小吉普。
就是那种军绿色,顶上带篷布的吉普车。
公社里就只有一辆bj130轻型货车。
脑袋长得像五菱面包车,屁股后面挂着一个车斗。
车里有三个作为,要是坐满人的话,相当的拥挤。
这辆车平时是公社主任和书记的座驾。
一般人可坐不上。
大队100就好理解了。
大队里可不给配车,条件好的大队书记,队长还能有一辆破二八大杠。
条件不好的,那就是步行。
咱们不说上辈子。
楚南从到靠山村当知青,到上大学这六年,可没有坐过这么高级的车。
公社一下子给这么高的待遇,楚南还真有些不习惯,
估计是跟自己考上大学有关系。
小货车的出现,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整个靠山屯大队,估计也就刘青山和刘建军坐过小车。
“楚大学生,出门儿呢这是?”
“楚知青,你成是行啊!都坐上小汽车儿啦!”
“楚知青,这是去哪儿啊?去京城啊?”
附近几个妇女纷纷打起了招呼。
“我这是公社的车,白书记让我来请楚知青谈事儿的。”司机一脸傲娇的说。
他自然是有傲娇的资本。
在那个岁月,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没几辆私家车。
基本上都是公车,而且车还特别的少。
如果是给领导的开车的小车司机,可以和领导说上话,开大车的可以捎个货物啥的。
当时有句俗话叫“方向盘铁饭碗”。
以前的公社都有拖拉机,当时成立了“机耕队”。
经过训练、学习和考试,考取了拖拉机驾驶员资格证之后才能驾车的。
当时公社的拖拉机手就已经很牛批了。
更别说是公社一把手的司机。
所以说,司机这个职业,牢牢占据着公社八大员的第一位。
其余的还有屠夫,话务员,电影放映员,卫生员,广播员,售货员和粮管所职工。
“看到没?这就是大学生的待遇!
你们好好管管家里的兔崽子,让他们好好跟小楚学习,争取都考上大学!
咱们靠山屯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让你们小崽子也争口气!”刘青山黑着脸说道。
楚南笑着说道:“叔儿,我不是靠山屯的人呐?”
楚南这个话,让刘青山一张老脸乐开了花儿。
“楚知青,您快点儿的,咱们不能让领导等急了。”司机忍不住催促一句。
他这态度已经算是极好了。
在他眼里,名牌大学生这个身份,自己可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