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老皇帝大丧结束,李世登便御驾亲征。
赵靖方不愧为大顺国大将军,不仅将攻占区经营得井井有条,还不断组织突袭。
等到李世登抵达前线。
大凉国就剩最后三座城池,而且退无可退。
大云国与大澄国已灭。
缔结同盟的大顺国与大澄国,已然成为八荒双雄。
北边的大柔国,西疆的大骆国,全都选择明哲保身。
大柔国逃无可逃。
他们曾派遣议和使者,想成为大顺国属国。
李世登却断然拒绝。
不到一个月,大顺国便攻陷大柔国所有城池。
大柔国上万王公贵族,全部成为刀下亡魂。
普通百姓迁往大顺国腹地,同时征调百姓前往新地戍边放牧。
大蕤帝国无限收购牲畜与昆虫,同时大批出售隔年陈粮。
一头牲畜,换一年口粮。
大顺国境内百姓,很快就找到发财新出路。
只要将大量田地种满牧草,就能轻松解决果腹问题。
而且随着草地密集,昆虫也爆发式增多。
每日只需赶牲畜去吃草,偶尔抓点昆虫用坛子养起来。
每逢旬日,便有商贩进村。
他们会运来一车车粮食与牲畜幼崽,然后拉走一头头牲畜和一坛坛昆虫。
只有愚钝的人,才会选择老实本分地种田。
在这种风潮影响下。
李世登成功吞并大凉国,简直就是天大的功绩,堪比大顺国数代先帝。
大凉故土以草场为主,最适合放牧与抓虫。
当李世登宣布,征召百姓前往大凉故土,响应者如云。
李世登威望大增。
既然草场作用如此巨大,开辟更多草场便成为大顺国发展核心。
经过与大蕤帝国商讨,大柔国成为新目标。
李世登重新集结二十万大军,大将军赵靖方继续担任统帅。
兵分五路,攻取大柔国。
大蕤帝国没有出兵,而是做成一笔不起眼的买卖。
用粮草换海洼大岛!
自大顺国征讨大柔国起,大蕤帝国将持续供应粮草。
具体数额,按二十万大军日常消耗计算。
只要大顺国持续征讨北方,五年内都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对大顺国而言。
海洼大岛孤悬海外,不仅位置偏僻,且岛上十分荒凉。
投入无底洞,收益很渺茫。
李世登本就无心开发,平时也就派一些犯事的将士苦守。
如今用来换取粮草。
二十万大军,五年时间。
能打下的疆域,将会是海洼大岛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买卖敲定后,大顺国正式步入新征程。
收获海洼大岛的大蕤帝国,则迎来垦荒时代。
刘丕亲自颁发垦岛令。
由皇家商号牵头,在海洼大岛设立种植园。
以户为单位,招募开垦者。
种植园采用雇佣模式,按月发放报酬,提供衣食住行、医教文体、年终分红等福利。
综合待遇比差吏优厚,而且可以来去自如。
具体工作内容,就是培养各类农作物与牲畜。
垦岛令一经发布,很快便引来数十万子民响应。
刘丕顺势成立皇家水师,并亲自担任都统。
在海洼大岛建设综合基地,以火花岛海盗为试验品。
力争三年内,拥有远征三大海岛之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