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鹅生蛋,守军搬回营,南瓜苗移植,赵家人到来。
接连四个好消息,刘丕心情大好。
赵公公说过,他的兄长曾在砖窑做火工,大侄子在铁匠铺,小侄子当泥瓦匠。
兴建养殖场,正缺这些方面的人才。
“赵公公,朕要亲自给他们接风洗尘,你赶紧去准备准备。”
赵公公有些泪眼婆娑。
“谢主隆恩!”
午膳时间。
刘丕找到紫苏,正式将小龙鱼交给养殖队照料。
自己开始规划养殖场。
蜂房到小水潭长约百米,沿着围墙建设,划分成七个场区。
前面养牛马羊,中间是鸡鸭鹅,最后为紧挨小水潭的养猪场。
地下挖沟渠,贯通小水潭边化粪池。
这样既方便打扫,还可以提供大量农家肥,实现生态循环。
逃命通道最为重要。
先建设养殖场与围墙的秘密夹层,接着利用地道连接悬崖裂缝。
工程浩大。
不仅需要大量砖石和木材,还会消耗大量时间与人力。
心急吃不热豆腐。
刘丕画完设计图纸。
没有丝毫沮丧,反倒觉得血液开始沸腾。
天还没黑,刘丕找到赵公公,提前了解其兄长一家的情况。
赵公公兄长,名为赵大勇,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户。
祖上留有十亩薄田,赵公公时常也会接济银钱。
不说衣食无忧,至少也饿不死。
赵大勇两子五孙。
大儿子赵天安一身蛮力,妻子是村里铁匠的独生女,在铁匠铺帮工。
小儿子赵天全是个踏实人,娶了泥瓦匠的大女儿,跟在老丈人身边。
五个孙子都交给赵大勇与老伴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