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多地爆发水患,以东辰、北宁和南疆三国交界之处最严重,三国皇帝皆召集朝臣召开紧急议会,商讨解决之策。
这等事情,是福祸相依之事。
做得好,加官晋爵,无可厚非。
做得不好,民不聊生,丢官是小,引发暴乱和动荡是大!
所以即便是先前争夺得最凶的琼王沈之贤和璃王沈之齐,在朝堂上也三缄其口。
朝臣争来抢去,最终都瞄准了最新上位的这位年轻的安定侯爷。
“启奏皇上,安定侯既已继承虎符,按照惯例,理应尽早前往边境继承属原来安定侯管辖的十万大军,再谋后续安排。
此番边境突发水患,正是新任安定侯立威最佳时刻,微臣特推安定侯前往平定此次水患!”
“微臣复议!”
“微臣复议!”
“微臣复议!”
……
陶其华才上朝半个月,本就对这种正儿八经的东西不甚有兴趣,昏昏沉沉间莫名被提及,一下子就清醒了。
视线再一找方才最先将他给拎出的那个人,桃花眼赫然怒瞪。
又是那个被戴绿帽的胡尚书!
这丫的是完全和安定侯府给杠上了,逮着机会就要将其往死里整!
其他大臣似乎生怕这个烫手山芋落到自己手上,连忙跟着起哄。
陶其华可不愿让人搓扁捏圆,连忙上前一步道:
“回禀皇上,微臣若能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谋利,肝脑涂地也甘愿。但微臣接任安定侯才半月不足,虽愿赴边境解水患之疾,单枪匹马恐无法胜任,若有如胡尚书这等能臣指点,定会事半功倍!”
要死,也拉个垫背!
胡尚书没料到到了御前,陶其华还这般胡搅蛮缠,老脸都挂不住了,情急之下,瞥见了站在自己左侧一直装聋作哑的王尚书,计上心来:
“启禀皇上,微臣记得王尚书的家乡便是在三国交界的边境琅琊城附近。此次水患涉及三国领土,灾情复杂,恐无王尚书难以胜任!”
这话说得,只说王尚书能胜任,也不说自己不能胜任,交给皇帝去定夺。
只想躺平的王尚书闻言,此刻的心情没比陶其华好哪儿去,表情管理差点没控制住,只差没将鞋脱下来往胡尚书脑袋上砸!
群臣心下又定了定,有了更多人选,这差事落在他们头顶的几率又降低了不少。
就在大家都头疼想着推诿之时,瑜王沈之修横出一步上前请缨:
“启禀父皇,儿臣有先前下江南赈灾的经历,愿随安定侯一同前往赈灾!”
琼王沈之贤见沈之修竟要争这份功,也不管自己能不能胜任,也跟着开口:
“儿臣也愿为国为民出力!”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微妙起来。
众臣的视线却不着痕迹地朝沈之齐的方向睃。
毕竟近期里,只要沈之贤要求的事情,沈之齐都会去争上一争。
可这会,沈之齐竟一直默不作声。
怎料皇帝开口的决议,却让众臣无不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