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笼罩在太新县上的乌云尽数散开。
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
灌江城某些人还在等着纪炀去“求情”,去服软。
然后呢?
然后人家根本不看你。
离了你灌江城,他灌江府下面的县城就不过了?
怎么可能。
这是在做梦。
另辟蹊径,纪炀一直很可以的。
你制定了规则,我就要按照你的规则办事吗?
不可能。
这些粮商还以不错的价格,收了本地百姓的粮食,让他们手中多了些银钱,为接下来的赎回土地做准备。
一切都在按照纪炀的规划在走。
等这事成了,不止太新县内发出欢呼。
周边的县城,以及灌江府更多县城,全都在为此事高兴。
反抗当地豪强,好像真的可行?
人家太新县都做到了啊!
不仅让对方减租,还绕开这些人,成功交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灌江府不少地方豪强,感受到本地百姓的一丝躁动。
此时的太新县,俨然成了反抗豪强的风向标。
所有百姓,所有被压迫的百姓,都从太新县的成功里找到希望。
至于他们为什么知道太新县的事,还知道的那么清楚?
纪炀看着风尘仆仆回来的卫蓝,挑眉道:“都发完了?”
“发完了,这纸张上完完整整写了太新县最近发生的事,也写了怎么要求减租,怎么要抵押的土地,很受当地百姓欢迎。”
“基本都是识字的书生念,百姓们围着听。”
卫蓝兴奋道:“前几次发的时候,大家还没那么热情。这次我跟手下一去,他们都抢着要看。”
纪炀笑:“也不能我们一处百姓努力,总要一起努力才行。”
不过卫蓝还是道:“这样有用吗?他们当地可没有您,没人给他们做主。”
“没关系,只要他们为此兴奋,心里点起星星之火就行。”
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他们还有其他路可以走。
等他再去的时候,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不用像太新县这样从头开始。
怎么说呢。
撬墙角这事,是越做越顺手的。
在得知隔壁文饶县跟今安县被太新县的事鼓舞,纪炀便让卫蓝暗中给其他县城发小传单。
只讲太新县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并不说什么大道理。
当地有识之士必然会看到,等到时机成熟。
灌江府各地,都会纷纷响应。
虽然纪炀也觉得自己搞的这件事有点大。
可想到五年当知府。
只能出点狠招。
外面的事暂时不提。
现在太新县,真的有了新模样。
认真在官田做事的,收拾收拾去牧场干活的,还有卖力修桥的劳役。
再有来衙门门口争着抢着要赎回土地的。
从定江关过来,确定粮草事宜的吴指挥使一时沉默。
这是太新县?
或者说,这是他认识的裴地?
新这个字,好像成真了。
以前路过田地,都是拿着鞭子的监工。
现在几个百姓敢跟监工吵架。
“不行就去官府!去衙门!看看谁对谁错!”
“谁要跟你们去!知县肯定向着你们!”
“对啊!肯定向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