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底下人贪财,肯定是推出来的替死鬼,所谓赔偿家产,肯定也不够数额,估计相差甚远。
六七年的时间,一年十万两,也就六七十万两银子,这能回来几万两都算不错的。
可这个态度让裴家主还算满意,钱的事慢慢再讨要。
面子呢?
鲍家,刘家,耍着玩他?
面子不要的吗?
没等裴家主再说,刘家主就对纪炀拱手道:“听闻知县大人在商议建石桥的事,如今浮桥被我手底下人无意中毁了,为表歉意,刘家愿意跟鲍家一样,把桥给修好。”
纪炀笑着点点头,反而对裴家主道:“鲍家之前说,他家愿意出全资,在鲍地跟裴地之间修座石桥。如今刘家也同意出全资来修,那裴家作为苦主,不必出这个钱,你看如何?”
修桥?
还是两处桥?
再傻的人都知道修桥的作用。
而且看着这两家出血,他哪有不同意的。
只是这事,跟他又有什么天大好处?
他们裴地可是有官道,直接通向灌江城的!
吴指挥使也觉得,不过修个桥,只怕安抚不了裴家主。
不仅吴指挥使这样想,刘家鲍家更这么认为。
纪炀继续道:“但开年之后,我这边事情只怕极多,想着官田开耕要耗费不少精力。这事让裴县令监督如何?”
“由裴县令领着,让左右两边的刘家,鲍家,务必把石桥修好,最好能撑个百年千年的,不枉费最近的辛苦。”
旁的裴家主没听到。
但裴县令监督!
他听到了!
他家侄儿监督,不就是他监督?!
爽啊!
刘家鲍家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还不整死他们。
务必要让他们出钱出力,把石桥修得宽宽的。
如今那钱到不了自己手,也别想安安生生放他们口袋!
眼看裴家主狂喜,已然想好怎么整治这两家。
鲍家主跟刘家主对视一眼,忍到修桥结束,这件事也算了了,其实还算划算。
可出钱出力,再被裴家监督,心口老血就要吐出。
但不答应?
不答应知县拉着吴指挥使不管,真让裴家打过去?
那他们两家损失更多。
两人在裴家主狂喜中点头,玉县丞笑道:“既然点头了,那把官田的契约也签了吧。”
“三地都有咱们知县的职田,今日凑事,一起定下。”
“知县大人年后要忙的,可不就是官田的事。”
等会,方才纪炀说,他年后要忙官田,所以把这事交给裴家。
竟然不是借口?
而是话中圈套?
他们既答应了裴家监督他们修桥,又答应了知县忙官田?
就连裴家主也目瞪口呆,他刚刚还在占便宜,怎么这会?
纪炀笑眯眯道:“是了,只有官田这一件事要忙,否则本官定然要看护修石桥的,这也是大事。”
不让我忙官田,我可要管修桥了。
你们愿意让裴家看着修桥,还是我看着?
你裴家愿意自己管,还是同我一起管?
这种选择题,应该非常好做。
纪炀的本事,众人心知肚明,他看着修桥,只怕还会节外生枝。
此刻鲍家刘家只想赶紧把桥修了完事,根本不想让纪炀掺和进来,一个裴又锋已经够难缠了。
至于官田?
虽然肉疼,但不给好像不行。
可那些地怎么好让出去,虽然当时没出钱,但他们都耕种很久了!
纪炀适时道:“听闻三地都有空着没耕种的官田,只要把没耕种的划过来便好。”
“已经开耕过的良田,继续租给你们,只是之前的契约在大火里损毁,需要再补一份。”
打个巴掌要给个甜枣。
纪炀无意直接要良田,只要没开耕,或者撂荒了的土地,总让三家滴血的心停了停。
可后面说补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