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盯就盯吧,姜黎依旧我行我素,工作方面没得说,完成得不说多出色,起码是中规中矩。
杨会计推荐的供货单位代表,只要货品没有问题,姜黎手都很松。
她这个态度,真不像是来后勤埋伏的,倒像来混日子的,只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出头。
哪怕姜黎真是上头安排进来的人,或许姜黎本身也没有争斗的意愿。
连杨会计都觉得,或许是误会了姜黎。
雷春是早早提交了病假申请,回家歇长假去了,倒是刘秀玉还磕磕绊绊地坚持着,不认得的字就翻字典,不懂的就问婆婆,也就是杨会计。
有回杨会计不在,刘秀玉对着姜黎开回来的单子,账目对不平,急得满头大汗,还是姜黎看到,替她梳理了一下,找到错处,再教她怎么核对又快又准确。
“你可真聪明,不像我,笨得很。”刘秀玉特别羡慕姜黎这种聪明人,干什么都毫不费力。
不像她,即便是很努力,但总是被她婆婆、嫂子嫌笨。
可是再笨,她也得守住现在的饭碗,心里才有安定感。
本来刘秀玉和雷春一样,之前也就是在单位挂个职,在家里照顾孩子和男人的时候更多,但这回大伯哥出事,给刘秀玉提了个醒。
他们家情况不同,她没文化,男人还是个残疾,现在婆婆还在后勤镇着,她们才能在家偷懒,要是哪天婆婆镇不住了呢?
婆婆以后肯定是靠大伯哥一家养老的,那他们靠谁去?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
这回趁着姜黎招进来,婆婆让她们到办公室坐几天,刘秀玉抓住机会,决定留下来,她一直就是很努力的人,上扫盲班的时候,别人聊天打毛线,她认真学。
虽然学到的东西不多,但常用字认识大部分,还会翻字典。
现在有了危机感,再一发狠心,刘秀玉在工作上,也渐渐有了一点进展,没有刚开始那么吃力。
姜黎放下手里货单,“谢谢夸奖,没事我就先走了。”
看着姜黎潇洒地离开,刘秀玉心里微微有些失落,她以为自己夸姜黎,姜黎会多教她一些呢。
或者是让她有什么不懂的,都能随时去问的。
刘秀玉心里可惜了一下,又觉得姜黎可能是因为她公婆的关系,所以要刻意跟她保持距离,想了想婆婆的态度,刘秀玉摇摇头,赶紧注意在手头上的工作上。
刚刚姜黎是怎么教她的来着?
……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秋,姜黎把单位最后一车福利品拉完,拎上自己那份,在刘秀玉那里签了字,就直接开车去接袁老师两兄弟。
向国华请了袁老师和袁青柏到家里过节,袁老师一早就起来找衣服了,等姜黎来的时候,袁老师穿上了他最板正的冬天的昵子外套,还是结婚的时候做的。
今年的中秋天气还热着,姜黎看着袁老师都觉得热得慌,赶紧催他回屋把衣服给换了。
这么捂着,姜黎都怕袁老师在秋天中暑。
“我哥就是高兴。”袁青柏也有些不大好意思,中秋这种节日还是挺重要的,毕竟是上门做客,他们兄弟都很重视。
说着话,袁青柏看了姜黎几眼,欲言又止。
“袁叔,怎么了?”姜黎问。
袁青柏轻叹一口气,告诉姜黎那家生产的后续,“大丫坚决把妹妹留下了。”
姜黎上次送去的孕妇最终还是生了个女儿,刚生完没两天,那家人就要把那女娃娃给送走,正好赶上姜黎送袁青柏回来在巷子里撞到。
当时那家孩子正哭着扯着她们奶奶,不让把妹妹送走。
但小孩子哪里有争得过大人的,孩子还是叫她们奶奶给抱走送去了别人家里。
也不知道是姜黎做了什么,那家孩子当姜黎无所不能,哭着求姜黎帮她们想办法,孩子哭得挺可怜的,姜黎就帮她们简单地分析了一下。
她们的妹妹被送走,也未必是坏事。
需要孩子的人家,才会抱养别人的孩子,姜黎让她们先去打听一下情况,再做决定,哭闹解决不了问题。
当然,即便打听到的情况不好,她们还是孩子,未必抗争得过长辈。
养育新生命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都不出头,她们执意抱回妹妹,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她们身上。
姜黎是不赞同为任何人牺牲奉献的,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