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姜黎以为日子会一直这么平淡下去的时候。
七月盛夏的一天,姜黎从蔬菜公司结完账回家,拖拉机路过汽车站时,就见到了打扮得十分靓丽,拿着洁白的小手帕在擦汗的梅晓鸥女士,和一个陌生的小老太太。
不同于梅晓鸥的丰润美丽,小老太太瘦得有些过份,不光是身体,皮肤和五官也仿佛是干瘪的,光鲜体面的衣着打扮,也抹不去她脸上愁苦两个字。
老人家拎着行李,有些佝偻地站在梅晓鸥身边。
“咱们千辛万苦跑过来,那孩子能认咱们吗?”梅母看着梅晓鸥,有些担心地问。
要梅母做决定,那肯定是不能认这个孩子的,当年算命的都说了,这孩子碍梅晓鸥,你看她一出现,就闹得亲爸妈离婚,这不就是应验了么。
梅晓鸥有些烦躁,她倒是不想认。
但不认,眼前的局面就彻底成了死局,认回姜黎,说不定还有重回喻家的一线曙光。
喻彦章回到京市,作派还是从前的作派,不上班不上进,还成天勾搭小姑娘,但他现在常挂在嘴边的,只有姜黎。
他们不是离婚的么,就有人给喻彦章作介绍,喻彦章当着人的面放了话,不是他闺女看中的后妈,他不娶。
梅晓鸥使人灌醉喻彦章套过话,问他要是姜黎认她这个妈,喻彦章愿不愿意复婚。
当时喻彦章没有明确回答,只说梅晓鸥有本事认回来再说。
喻彦章什么性子,不可能的事,他根本不会给你半点希望,有这句话在,心如死灰几个月的梅晓鸥又重新活络过来。
再加上喻绍宋给出的主意,梅晓鸥这趟江省之行才正式成行。
“我怎么知道,你能不能别问……”梅晓鸥对梅母态度向来一般,现在天气又热,正是烦躁的时候。
然而话说到一半,梅晓鸥就眼睁睁看着姜黎坐在拖拉机上,向她这边开过来。
姜黎也没有看别的地方,直接就跟梅晓鸥的目光对上了。
那种平静的,完全看陌生人,没有半点波澜起伏的目光,让梅晓鸥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拖拉机过来,开过她身前,然后姜黎收回目光,连人带车一起消失在视线中。
什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去打动姜黎,梅晓鸥觉得悬。
“妈,要不我们回去吧。”梅晓鸥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低喃着出声,可惜的是,梅母没有听到她的话,只目光四处张望着,打量着四周。
姜黎坐在拖拉机上,结完账的好心情虽然没受太多影响,到底还是觉得有些晦气。
要不是兜里揣的全是钱,不好揣身上去吵架,也不好把钱交给拖拉机手,姜黎在汽车站门口的时候就下车了。
打哪来的就回哪去,现在跑过来膈应人做什么。
回到生产队,姜黎把钱交了账,也没去路边等着,拉了条凳子坐在东升门口,远远看着马路。
“黎黎姐!”一帮放了暑假,天天打着赤脚到处跑的孩子从门前经过。
小家伙们嘴都挺甜的,喊得脆生生的。
姜黎看了看时间,冲大的那个招招手,“三妹儿过来,去供销点找你军强哥,让他送……二十根冰棍过来。”
这群萝卜头加上姜黎自己,和这会在东升的几个工作人员,正好十九人。
多一根是向军强的跑腿费,生产队的拖拉机早就买好了,打了欠条买的,向军强如愿成了拖拉机手。
为了方便运输,拖拉机站修在了供销点旁边。
小萝卜头们双呼一声,大的跑回家拿搪瓷杯,小的都乖乖在门槛边上排排坐,等着哥哥姐姐们拿杯子来,等着发冰棍儿。
因为常在姜黎手里混吃的,有那些个小泥娃,也会乖乖去厨房找水洗手搓脸,洗白白给姜黎看。
现在生产队的条件是比以前好了,但大家依然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钱用,冰棍这东西,就是一点糖水嘛,居然还要两分钱,大家都舍不得吃。
供销点没有冷藏设备,以前根本买不到冰棍,现在能有冰棍,还是那帮有工资知青怂恿向军强他们每天从市里回来,每天顺道去蔬菜公司的冷库批发一箱回来。
蔬菜公司就有自己的冷库,除了储菜,天气酷暑的时候还会为员工制冰降暑,算是单位福利。
本来开始只供应本生产队,但很快旁边生产队的知青也都来了。
不过嘛,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