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绍宋下乡后的生活除了环境艰苦一点,其实过得很滋润。
北边这块冷,但物产丰富,这边地广人稀,粮食也没有那么缺,喻绍宋手里又有钱,日子过得着实不差。
不会做饭,去老乡家里搭伙就行,找个老实些的,好言好语哄一哄,人家热情得你都无法抗拒。
他也如在火车站时跟韩向阳说的那样,很快就找到了相好的,处起了“对象”,并且很快把人哄到了床上。
除了每天上工要去报个道,喻绍宋该吃吃该喝喝,一点没耽误。
当然,现在的生活比起在京市时要乏味许多,但喻绍宋没得选,只能在这里先熬两年再说。
正当喻绍宋陶醉在没有管束的快乐当中的时候,梅晓鸥的信仿佛一记重锤,直接把他给砸傻眼了。
他不是喻家的孙子!
他和喻绍唐是梅晓鸥跟人买的孩子,他的亲爹是个社会底层的酒鬼!
这怎么可能!
喻绍宋不信,他不可能会是别人家的孩子,他姓喻,他在喻家生活了十几年。
喻彦章是他亲爸!
但越看信,喻绍宋心越往下沉,他爸妈竟然已经离婚,他这里暂时还没有收到通知,不是因为喻家心疼他,是因为他这里太远,通知他也一时改变不了什么。
喻绍宋烦燥地摸出烟来,他吞云吐雾的时候,被他赶走的人穿好了衣服正准备离开。
刚拉开门,就听到喻绍宋冷冷地开口,“出去的时候别叫人看到,我不想惹麻烦。”
门口的人顿了顿,沉默地拉开门,走进风雪里。
喻绍宋不死心又把信重新读了一遍。
没有眼花,没有看错,梅晓鸥来的这封信就是告诉他,他不是喻家的亲孙子,以后他做什么事,不会再有喻家兜底。
喻家更看重喻绍唐,处处保护着他,根本没叫喻绍唐知道实情。
而对他,则是不闻不问。
喻绍宋嘴里嘲讽地勾起来,就是偏心呗,小时候就是这样,同样是非婚生,喻绍唐早早就被接回京市当他的小少爷,而他却在乡下生活了三年。
现在同样不是亲生,喻绍唐要被保护,而他依然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凭什么?
要么都放弃,要么都留下,单留一个?没门!
喻绍宋翻身披衣坐起来,拿起笔来,准备写信,不过他不是给梅晓鸥回,而是给爷爷写。
写什么呢?
当然是写他在这边的生活,见识到的人文风景,还有那些细微之处得来的感悟和反思。
喻家没有把话摊开讲,那他就还是喻家的孩子。
喻绍宋下乡这么久,连封平安信都没有,反正他什么德性家里也清楚。
但现在不行了,喻绍宋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了任性的权力。
这会喻绍宋都庆幸自己下了乡,有了他改变的借口和铺垫,能有扮演浪子回头的余地。
这封信措词情深意切,悔意深重。
喻绍宋甚至主动提了梅晓鸥替他隐瞒的,他真正下乡的原因,请求爷爷代他向对方表达歉意。
信写完,喻绍宋抽完了手里的香烟,直到天亮才睡过去。
以往熬夜,喻绍宋不睡到下工是不会醒的,但他第二天早早就醒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人收参和干货。
这些都是要寄回家里去的。
喻绍宋没有弄得太多,意思到了就行,有些事过犹不及。
至于梅晓鸥提及的那个叫姜黎的女孩子,作为被梅晓鸥把枪十六年的儿子来讲,他再清楚不过梅晓鸥是什么意思。
话不说透,挑拨他去为难对方。
但喻绍宋偏不着梅晓鸥的道,喻家已经认了,他再做手脚,那不是找死么。
也怪梅晓鸥太蠢,竟然没有提前发现。
要是提前发现了,他们做什么都方便,现在是处处受制,什么多余的事也不敢做。
他跟人家亲生的过不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