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不止是这辈青年会有改变,下一辈也会受到影响。
“行,这事你做主就行。”向国华点头。
别看姜黎在外面不怎么冒头,平时去公社去县里跟领导汇报,基本都是向国华的工作,但在大队,姜黎早就凭能力服人。
东升的实际负责人,非姜黎莫属。
不过姜黎自己要求挂副,向国华这个新任大队长兼任东升的总负责人。
姜黎是为了明年的高考做准备,向国华则是觉得,姜黎确实还是太年轻,他帮她坐镇一两年,到时候再把担子正式交给她。
说好招工的事,向国华心里就已经琢磨起来。
既然要招年轻社员的话,停了好几年的扫盲班还是得办起来,不识字可不行,姜黎说了,标准不能降。
搞扫盲班的事,姜黎没有提什么意见。
她这次弄了不少学习资料回来,到时候会统一放在东升,有心学的就自己学,没有心思的,她也不会闲得在背后拿鞭子抽。
真正对学习有热情的,恢不恢复高考,照样捧着书在看。
夜里舒兰秋没回家属院,而是在姜黎屋里留宿,母女俩有一阵没一块睡了。
姜黎回来就睡了很久,这会精神正好着。
正当她犹豫着要怎么讲喻家的事的时候,手忽然被握住,“黎黎,你要不想让妈认,妈就不认。”
说实话,舒兰秋刚知道这事的时候,受到的冲击是很大的。
她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当妈妈特别失败,她怎么能连自己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呢?糊里糊涂地孩子被换了不知道,孩子被林老太卖了,骗她说孩子夭折她也信了。
但当姜外公告诉她,喻家条件好,很有权势的时候。
舒兰秋心里则是涌起了浓浓的害怕,她怕喻家来跟她抢孩子,从知道孩子是被卖,而不是夭折后,舒兰秋也在心里描摹过那个孩子的样子,可在她心里,姜黎才是最重要的。
十六年母女俩的感情早融进了骨血,舒兰秋宁愿自己出事,都不愿意姜黎有事。
姜外公告诉她别害怕,让她相信姜黎,同时也把喻家把其中一个养废的事告诉了她。
姜黎同生父确认亲子关系后,就第一时间给向国华打了电话。
整个家里,最叫姜黎放心的,是向国华和外公,但外公年事已高,姜黎选择和向国华先通气儿。
向国华的三胞胎说法被姜黎否了,这事瞒不住,没必要撒这样的谎。
喻绍唐和喻绍宋的情况也都捡能说的说了个遍,姜黎说到喻绍唐时,还能竟然没有偏颇,到喻绍宋时,就掩饰不住心里的厌恶了。
向国华回来跟姜外公一商量,两人觉得这事不能等着叫姜黎跟舒兰秋去说。
姜外公年轻的时候是恨不得替儿女挡下风风雨雨的作派,现在年纪大了,深知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他从姨姥身上学到了许多教育子女的智慧。
做父母的,该强硬的时候就应该强硬。
姜外公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有强硬地带走舒兰秋,才造成舒兰秋之后的苦难,懦弱逃避的性格。
不能总由姜黎冲在前头,舒兰秋也是做母亲的人。
“我都说我来跟你说了,外公可真是。”姜黎心里甜甜的,她抱住舒兰秋的手臂,“妈,我跟你说实话啊,我不喜欢那个喻绍宋,他被养坏了,掰不过来的那种,你以后也要小心点他。”
舒兰秋认真地点头,想了想又问,“那他不会害你吧?”
当时姜外公就跟她讲了,他们想认回双胞胎,人家双胞胎不一定乐意,双方家庭的条件差距摆在了这里。
说不定他们还会给姜黎使绊子,毕竟她才是喻家的千金。
“谁知道呢。”反正上辈子是害过,这辈子再叫喻绍宋害到,姜黎就真是白多活一辈子了。
舒兰秋眉头皱起来,“你以后别往京市去了,有出差也让你大舅去。”
早知道就不让姜黎去京市了,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姜黎点头,母女俩各自沉默了一会,舒兰秋轻声开口,“黎黎,你怨妈吗?你小时候……”
如果姜黎是生活在喻家,肯定是被家人疼爱的小公主,她这么乖这么懂事,可是养在她身边,她根本就护不住孩子,从小就让姜黎受尽委屈。
想到姜黎七岁那年差点丢了命,舒兰秋就心口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