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姜黎送完菜,姜黎让拖拉机手先回,自己陪着肖赞华去邮电局打电话。
肖赞华这趟到市里,是要给滇省的同学打电话直接说清楚的。
写信太慢,肖赞华不想对方抱有无谓的期待,电报又怕说不清楚,电话最简便。
姜黎则是在柜台看邮票,她不集邮,就是闲来没事看看。
看了没几分钟,肖赞华就浑身轻松地从电话间里出来,见姜黎盯着邮票看,以为她有集邮的爱好,就想送她。
“喜欢那一版,我送你。”肖赞华是真爱屋及乌,“我还有好多同学在各地,到时候我让她们帮忙,到时候把盖了邮戳的都给你收集起来。”
“我没这个爱好。”姜黎忙摆手,拉着肖赞华去公园。
肖赞华没什么玩乐的心情,她不想搭厂里的车,而是在路上等姜黎,就是想找个知情人倾诉一下情绪。
现在话说完了,电话也打了,心情却并没有高昂起来。
滇省的同学好拒绝,姜槐序那里怎么办呢?难道真像姜黎说的那样,拉他一块难受?
她倒不觉得这样不矜持,她只是害怕,怕说了后,两人连朋友都做不成。
姜黎见她这样,硬把人拉到了公园,这会已经九点多,舒兰秋她们已经在小湖边的售票亭等着了。
公园有照相服务部,姜黎跟舒兰秋打了声招呼后,就去照相服务部。
服务部提供拍摄服务和相机租赁服务,单拍两张照片冲洗价格不算贵,也就两块多钱。
但她们人多,姜黎想租台相机。
租相机就贵了,单租相机只要一块五毛,但最便宜的胶卷要十四元,冲一卷五寸的要十五元,要是冲洗的尺寸大,价格更贵。
也就是说租台相机,姜黎就得花掉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十分奢侈。
但难得出来玩一趟,总要留下点可供回忆的东西。
宋莱几个都兴奋得厉害,这还是她们有生之年,头一回拍照片呢,哪怕是合照,都欢喜得厉害。
周可还不好意思,怕花钱,死活不肯一起拍。
还是舒兰秋告诉她,钱她黎黎姐都花了,她拍不拍都要花那么多,才羞涩地站在姜黎身边。
姜黎当着师傅的机利落地上了胶卷,押了肖赞华的工作证后,交过钱,相机就顺利地借了出来。
对于姜黎上船拍的建议,得到了一致的反对。
相机这么金贵,好几百块钱呢,租是不贵,但要是掉到水里,就完蛋了。
好在锁在码头的船暂时不要票也能随便她们拍,几个人也不着急划船了,在湖边,在公园转了一大圈,把一卷照片拍完,才高高兴兴地一块去划船。
本来肖赞华还有点生疏的,人家一家人,她算什么。
但她本就不是那种畏缩小气的人,没一会她们几个姑娘们就玩到了一起,两条小船互相比赛,愣是在一个小时内,把湖绕着蹬了个来回。
反倒是舒兰秋和大舅妈两个的大白鹅,慢悠悠在湖里享受到了假日的美好。
“……”姜黎。
想过会累,但没有想过会这么累。
从市里回来第二天,姜黎就挨个把表妹们送回了各自的家里。
向美华看到姜黎送周可回家,还有些不大自在,但她做大姨的,从姜黎到家里起,就开始倒茶塞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