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姜槐序叫陆令晁去食堂吃饭,周文武正好也端着饭盒等陆令晁。
陆令晁看着这两人,只觉得腮帮子疼,谁也不搭伴,独自去找了肖赞华,一见面,就跟肖赞华抱怨。
“你说姜槐序是不是傻,他让得那么快干什么,做什么决定之前,不知道跟我商量一下,问问我的意见吗?”亏他还去找领导替他讲话,真是白费好心。
气死个人!
肖赞华给他挟菜,“他应该也是怕你为难。”
这件事里,夹在中间最不好做的就是陆令晁,他偏向谁都有不是。
陆令晁轻哼一声,“我需要他替我着想?这事换成姜黎那小狐狸,哪有周文武什么事,姜槐序脑子还是不会转弯,你要不换个人喜欢算了?”
“……”肖赞华,白了陆令晁一眼,“我看黎黎也不怎么愿意让她小舅一直跑长途。”
毕竟不怎么安全,姜家也不需要姜槐序去挣那些灰色收入。
所以姜黎压根就没想着要让姜槐序跟周文武争。
“她不是不愿意让他小舅跑长途,是防着我。”陆令晁十分有自知之明地道,但他也想不明白,“我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她这么防着我干嘛?”
肖赞华耸耸肩,她怎么知道答案,“你自己去问。”
陆令晁想了想自己去问的画面,觉得自己大概是没有办法从姜黎嘴里听到一句真话。
既然这样,那也没有问的必要。
但也忍不住抱怨,“那小丫头势利眼,跟你就是姐姐长姐姐短,打心眼里亲近,我是干什么她都防着。”
嘴上嬉笑打闹,但实际是疏离的。
肖赞华听了这话还挺得意,那能一样吗?她以后可是要做姜黎小舅妈的人。
陆令晁只觉得自己没眼看,“我以后肯定不生女儿,胳膊肘往外拐,我迟早叫她气死。”
肖赞华还没来得及回话,旁边传来肖志刚的声音,“话可别说得太早。”
肖志刚是特意来找他们姐弟俩的,刚打了饭菜找过来,就听着陆令晁后头那一句,闻言笑道,“我们阿晁都想到结婚生孩子了,有喜欢的姑娘了?”
陆令晁被吓得猛打了个喷嚏。
肖赞华悄悄吸了口气,还好她爸没听到他们之前在谈什么,忙问,“爸,你怎么到这边食堂来了?”
厂区大且分散,家属区和生活区及办公区在这一片,车间和研究室在更往山里的位置。
“哦,肖潇写信回来,给你和阿晁都带了信,给你们送过来。”顺道再解释一下昨天的事,免得陆令晁心里有疙瘩。
……
姜黎中午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都是两两一组,老话说得好,一是想,二是骂,也不晓得青天白日的,哪个王八蛋在骂她。
“大姨,你有事直接跟姨姥,或者跟外公说吧,这些事我不做主。”姜黎笑着同向美华道,“这事跟小舅商量也行,他现在住那房间。”
向美华来找姜黎,告诉姜黎她表哥周宏相亲有信的事,说秋后可能就要结婚,想让姜黎跟家里提一提,把姜槐序现在住的那间房腾出来,给周宏办婚礼。
这事向美华琢磨了很久了,一直就没成。
先是舒兰秋来江省没几天就落定工作住了进去,再是姜黎虽然下乡,马上姜槐序又因为临时工的工作搬了回去。
这种事,向来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
最初没有及时开口,到后面一拖再拖,反而就不好开口了。
现在向美华觉得自己已经退了很多步了,就是借房间办个婚礼,结完婚后,儿媳妇住回家里,周宏还是住单位宿舍。
这话向美华本来想直接跟家里提,但犹豫了一下,觉得姜黎在家受宠,由她提,家里大概都不会拒绝。
让向美华没想到的是,姜黎竟然一口拒绝。
“黎黎,你不心疼大姨,也心疼心疼你表哥,他不那么聪明,好不容易才相上个媳妇,就想体体面面地结个婚。”向美华想打感情牌。
但姜黎跟向美华和几个姨表亲戚的感情确实是不怎么亲近。
统共都没有见过几面。
这事姜黎还觉得奇怪呢,先前她还问过,为什么外公和姨姥,包括大舅和大舅妈都是十分喜欢孩子心疼孩子的人,为什么两个姨都不太带着孩子回来。
暑假这么长,几个姨表兄弟姐妹都没怎么来过外婆家玩。
说起这事,姜槐序也叹气,向美华那里,是因为他们夫妻都有工作,孩子人小是周家奶奶带,孩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周家奶奶把孙子孙女看得也重,不怎么出门做客。
小姨家里就比较复杂了,宋家骨子里有些重男轻女,当初老二宋莱出生,宋家想把孙女送养,被向家知道,去宋家闹过一回。
宋莱留下来,名字本来也不叫宋莱,宋家给取了个宋来娣,为了孩子取名的事,又闹了一场,才改成宋莱。
自那以后,两家的关系就一直不是太好。
关系不好走动自然就少,周宏几个小时候还经常到外婆家小住几天,宋家除了过节过节,怕有人说嘴,其它时候都不让几个孙女亲近外家。
“大姨,我比表哥还小呢,你也心疼心疼我吧,您都为难的事,能别让我干吗?”既然委婉拒绝听不懂,那就直接拒绝就是。
其实这事大大方方地说就行,要占一间房不好讲,但结婚大事,大家都愿意给小辈行方便,向美华就是想得太多。
向美华被堵得哑口无言,也不好再跟姜黎磨下去。
说得多了,她也怕姜黎去家里告状,继父是不会怎么说她,但妈会。
晚上姜黎把这事跟向姨姥一讲,姨姥也是叹气,“你大姨这些年是越活越回去了,工作上的弯弯绕绕,都带到了家里来,这事我找她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