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青年考核上岗,姜黎的工作分散下去大半,效率和工作完成质量,却比之前高出一大截。
姜黎现在除了每天去地里统计可出产数量,往蔬菜公司报过计划后,就没什么事儿干了。
正好姜槐序和陆令晁刚出过长差,有几天休假 ,三个闲人凑到了一处。
当然,姜黎才不承认自己是闲人,她隔一天还要跟小组长们碰头开会,事情多着呢。
她属于忙里偷闲,那两个是真闲。
“陆令晁呢?”姜黎报完计划回来,姜槐序正坐在大门口的躺椅上吃西瓜,旁边的小几上摆着凉茶和蒲扇,日子悠哉得叫人想揍他。
这两天两人不是在钓鱼,就是在沟里摸鳝鱼泥鳅,姜黎得闲就被迫成为他们的跟班,给他们提桶。
姜槐序插了勺的半边西瓜递姜黎手里,“去市里了。”
陆令晁倒也不算闲,姜黎扬了扬眉,抱着西瓜在一边坐下,边吃西瓜边问姜槐序,“你工作的事厂里怎么说?”
先前姜槐序进厂的契机,就是陆令晁原本的搭档在老家骨折住院请了长假,现在人销假回来了,自然要回到原本的工作岗位。
现在国营单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正式职工回来,姜槐序这个临时工一个就变得尴尬起来。
运输班每一台车,都是有固定搭档的,他也塞不进别的组里。
“进维修班吧。”姜槐序倒是没有什么所谓,毕竟这个结果,从进单位起他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就是怪舍不得陆令晁的。
以前不熟的时候,他确实是对陆令晁有点偏见,但到现在,两人也算是经历了不少事,那点偏见早没了。
他们跑长途并不太平,住过黑店,也被人偷过,遇到过劫道的,也在路上一起抗匪,认识了不少朋友,交情就这么处了出来。
更别说姜槐序现在这手开车技术,全是陆令晁教的。
如果姜槐序按步就班,别说独立开车了,就是摸方向盘,都还得等个一年半载。
也就是跟着陆令晁才有机会。
当初舅甥两个开着玩笑说要饿死师傅,但手里真正有本事的师傅,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饿死的。
“正好我现在修车的技术还一般,进维修班也不错。”姜槐序看得很开。
把修车技术再提升,专深里钻研,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姜黎点头,没给姜槐序瞎出什么主意,揠苗助长的事做起来没有意义,姜槐序愿意沉下心去维修班是好事。
陆令晁那里也不好叫他为难。
陆令晁有秘密,这是确定了肯定了的事,像这种投机倒把的事,别人可能瞒着,但天天同吃同住同车的人可瞒不住。
不光瞒不住,估计还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窝里斗的事是非常危险的,要是吃不住对方,一起患过的难,就会变成对方手里的把柄,扎的可比旁的人疼多了。
主要是人家也没做错什么,养好伤回原岗位,理所应当的事。
“做事要沉下心,不能急于求成,先把技术学好,有本事的人才抓得住机会。”姜外公午睡起来一阵子了,坐在床上听了个全,这会才慢悠悠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