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肖赞华帮忙,很快大队就迎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
来的不是肖赞华的舅舅,是她舅舅介绍过来的,一个老教授带着两个学生。
大队之前挖的渠,技术人员肯定了一部分,对另外一部分,问明了大队的生产规划后,进行了修改。
省农业大学的学生对大队的农业规划图很感兴趣,“山上围起来散养鸡鸭,到时候表土层的枯枝残叶,加上家禽的粪便发酵,就是天然的肥料,池塘混养鱼鸭,旱季可供浇灌,干塘可以清淤当肥,蔬菜的叶梗又可以当饲料,互相反哺……很不错啊!”
这学生还把规划图拿去给老教授看。
大队还早早计划好了专门的粪渠,看样子这个大队还准备养猪牛,不然人粪可供不了这么多的土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每年的肥料分下来只有那么多。”向国华叹气,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没有肥是万万不行的。
姜黎要在任务外搞文章,首先就要把产量提上去。
不过这些规划是她在研究,出面的人却是向国华,没办法,她人小,又只是个刚毕业的小知青,太容易引起质疑了。
“你们这个套种计划也很有想法,但考虑得不成熟,我们带些土样回去研究,到时候给你们重新出一套方案。”老教授是真起了兴趣。
这是意外惊喜了,向国华连连道谢。
老教授在大队呆了两天,走的时候除了社员们送的土特产,就是生产队各个位置的土样了。
这时候大队也终于结束双抢,大家轰轰烈烈地投入到挖渠建池的任务中去。
杨树乡隔两天往大队跑一回,姜黎负责招待他。
一般干部下乡,多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在大队部听听工作汇报就算完事,姜黎不,扣着草帽,领着杨树乡去地里看。
“这些都是堆肥池,杨哥,蔬菜一旦长起来,肥是不可或缺的,为了种草,今天大队的稻杆都留着了,但还是缺,主要是缺粪肥。”姜黎指着地方给杨树乡看。
杨树乡点头,“我想办法联系一下养殖大队,给你们拉点肥来,就是运输问题,得你们自己解决。”
这个公司有指标,他申请就能有,找找领导,还能多分一点。
姜黎点头,只要有粪,运输完全不是问题,这时候谁家没个粪桶是不是,到时候把大队的桶都集中起来,一起去拉就好了。
连着转了几天杨树乡对姜黎他们这边的工作非常满意。
“对了,你过两天去公司参加一下培训。”杨树乡临走时想起一个事,别小看了这时候的蔬菜收购,那都不是随随便便的。
评等的标准特别严格,菜要长到多长才能收,怎么保鲜,都要达到标准才行。
姜黎这个卖货手,虽然记的是大队公分,但主要是替蔬菜公司做事的。
“行,几天啊?”姜黎弯腰在沟渠里洗了洗手。
杨树乡跟着把手脚洗干净,抹了把脸上的汗,“一周,回的时候顺道把菜种领了,正好。”
再有一周,修理沟渠的工作基本就能结束。
“小姜,以后东升这边的工作,我就交给你了。”临走,杨树乡突然道,语气严肃,完全一副委以重任的架式。
按杨树乡最开始的想法,他是不敢这么快松手的。
要是大队完不成当年任务,他这个负责人也是要吃挂落的,但实际考验这几回,杨树乡已经对姜黎和向国华几个大队干部,建立了信任。
杨树乡道,“你放心,后勤工作,我一定给你们保障好。”
姜黎一点也不憷,笑着把担子拉下来,“杨哥你放心,等蔬菜上市,你会发现咱们大队的菜绝对个大又鲜灵。”
杨树乡听着这话就高兴,放眼看向光秃秃的田地,仿佛已经看到地里绿油油地一片,瓜棚架子搭成排。
姜黎手里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赶着舒兰秋周末休息,娘俩约上大舅妈娘俩,一起到了市里。
从出家门起,姜黎就挽着舒兰秋的手没松开过。
向明丽眼睛好得很,一点近视都没有,自然没错过她妈妈眼里的羡慕,但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挨到身边又不自在地退开了。
不知道姜黎怎么做到的,但她真的很不习惯。
不光是向明丽不自在,大舅妈也不大自在,但向明丽挨过来的那一下,大舅妈心里是真的高兴,退开的时候心里多少也有些失落。
或许还需要时间。
一行人先去了理发部剪了头发,又去百货大楼买了些油盐酱醋。
百货大楼有卖金器的柜台,有师傅在里头现做,姜黎往那边看了一眼,再看舒兰秋光洁的脖颈和手指,“妈,以后我把首饰都给你买齐,一天换个花样。”
舒兰秋还没说什么,大舅妈一听这话就先笑了,撞了撞舒兰秋的肩膀,“我们黎黎可真孝顺,二妹以后有福了。”
“也给大舅妈和姨姥买。”姜黎可不会落下疼爱她的长辈们。
向明丽还记着刚刚的事呢,赶紧抢着道,“你给二姑买就行,我妈的我给买,一天换一样有点难,争取一个月换一样。”
这两个小丫头,说大话也不怕闪着舌头。
舒兰秋和大舅妈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舒兰秋内敛一些,只知道握着姜黎的手笑。
大舅妈则是笑眯眯地道,“明丽啊,你妈不嫌孝敬多,你的是你的,别拦着你妹妹。”
向明丽脸一下红了,看了眼舒兰秋,扬起下巴,不服输地道,“那我也给二姑买!”
“明丽姐,你直管买,我不吃醋。”姜黎笑眯眯地道。
“买,妈也不吃醋。”大舅妈哈哈大笑起来。
向明丽被揶揄得,俏脸通红,一时不知道是瞪姜黎好,还是瞪自个亲妈好。
欢快的笑声惹得旁人不住地打量,即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你是……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