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舅说你一不成家,二不立业,只知道去市里鬼混,正好读点书,磨磨性子,这都是为了你好。”姜黎一脸无辜,目光却是狡黠灵动。
这书不读是不行的了。
为了支持姜黎,明上舒兰秋都拿着本子来听课。
大舅妈在大队开完动员大会,也端着针线笸箩坐在后头听着,但她只读了两年小学,实在是听不懂课上在讲什么。
第一节课姜外公给几个小的摸底。
没想到底子最好的居然是姜槐序,其次是向明丽,最差的就是姜黎。
姜槐序看到成绩出来,都忍不住有些佩服姜黎,就这数学考三十分的成绩,姜黎是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以后十里八乡最有出息的。
脸皮厚,也是一门学问。
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差点这玩意,说不定现在早当上司机,天南海北的去了,不至于窝在这里,跟两个毛头孩子一起学习。
姜黎这成绩,舒兰秋倒不怪她,只觉得是先前家庭环境太差,影响到了她的学习。
小测过后,姜外公本来想把题全部给他们讲完,但大家都不同意。
“我现在隔几天都回厂里指导工作了,哪里那么虚弱。”姜外公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十分有劲头。
姨姥来劝他,要想长长久久给孩子们当老师,就得顾惜好自己的身体,姜外公这才不情不愿地放下教鞭去休息。
向明丽本来学习热情只是泛泛,但能拿到第二名的成绩,还是让她有了新的激情。
订正完自己的错题后,还热情地帮姜黎解决问题。
姜槐序其实也有点蠢蠢欲动,觉得姜黎处理家事杂事上精明,学习上可能实在没有那根弦。
但他才因为被迫学习的时候跟姜黎闹脾气,一时半会也不好拉下脸去。
头天学习,学得太晚,母女俩干脆就没回去,还是住在原先那屋,回屋后姜黎也没睡,还在琢磨错题。
姜黎正在重新套公式算呢,舒兰秋忽然拿起她的课本看了看,然后指着她刚写下的算式,“这里写错了,应该是……”
舒兰秋给姜黎讲完题,才发现女儿双眼亮晶晶地看着自己。
“怎么了?”舒兰秋有些不大好意思。
姜黎摇头,“没,就是觉得我妈妈怎么这么厉害,我以前竟然都不知道。”
夜里母女俩躺在一张床上,舒兰秋难得地跟姜黎讲起她结婚以前的,和姜黎外婆有关的事儿。
从沪市回来后,姜黎外婆就回了娘家,大概是为了争一口气,姜黎外婆没把舒兰秋送族里的学堂,而是把舒兰秋送到了教会小学。
只不过姜黎外婆的精神状态不稳定,这学上得有些断断续续。
“你外婆过世前,曾交代,让我无论如何,要读完书。”所以黎家人虽然厌恶舒兰秋,觉得是他们父女的原因逼死姜黎外婆,却还是让舒兰秋读到了高中毕业。
那时候黎家的成分并不好,能够让舒兰秋读完高中,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婷婷,你不要怪你外婆,她只是生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