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谁都知道,此刻不死千年前,大宁王朝早已经分崩离析。
赤发微微张口,“陛下……”
他想要问问,宁启帝来这里是为了什么?难不成只是为了缅怀一番?
这好像不符合千年前宁启帝的作派,但是很像是如今的宁启帝能够做出来的事情,但之前的几件事却又在告诉他们,宁启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追根溯源,并非一时兴起所做出的决断。
所以这次来这个地方,也不是简简单单为了见梁照而已。
时过境迁,纵使一切都在变化,但宁启帝还是那个宁启帝,并不曾改变。
他若是在算计什么,便只能被他算计到死。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赤发有些感慨,但却没有说话。
他们三人走过宫墙,来到一道长廊。
宁启帝说道:“让朕一个人走走。”
赤发和朱厌对视一眼,各自点头,然后身形消散,他们虽然被宁启帝控制,但依然是金阙境界的强者,加上并非是普通的修行者,想要在皇城里无声消失,不是难事。
宁启帝在原地站了片刻,然后才继续朝着前走去。
这皇宫很大,人很多。
宁启帝却好似闲庭信步一般,穿过很多建筑,最后来到一片湖前。
能够在皇城里挖出一片湖,历来皇帝们都很喜欢这种做法。
即便是当初的大宁王朝,也有这么一片湖。
湖畔有一个人。
那人身着风袍,头戴霞冠。
是个女子。
宁启帝在不远处停下,微笑道:“好久不见。”
——
阿桑来迟了。
实际上迟到的理由是因为她想在北陵各处打听一番自己小师弟的消息,所以兜兜转转,便迟到了。
好在进入北陵之后,她便已经知道了自己小师弟还活着的消息,这让她的心情变得很好,以至于之后碰到了好几拨不长眼的修行者,她都没有下死手。
出手未曾致人死地。
只是尚未走到西海,她却停下了。
原因是她在这里又遇到一个人。
那是个老人,平日里最喜欢在山上烤鱼的老家伙,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这里。
看着自家师父,阿桑停下脚步,不知道师父为什么在这里。
老人搓了搓手,看着自己这个大弟子,想了想,然后问道:“阿桑,若是有朝一日,你小师弟为了柢山必须去死的话,你怎么做?”
第一句话便是如此莫名其妙的问题,恐怕只有常遗真人能够说出来了。
阿桑看着常遗真人的眼睛,好像是要在里面看出些什么东西来,片刻之后她问道:“什么事情一定要小师弟死?”
常遗真人不说话。
阿桑说道:“小师弟可以为柢山而死,但柢山不可要小师弟为柢山而死。”
常遗真人说道:“可你要知道,为师这辈子的心愿便是中兴柢山,真有那么一天,非得这么选,师父可不是你。”
阿桑摇头道:“师父心中的那杆秤,比我更明白。”
常遗真人头疼道:“也就是说,你小师弟动不得?”
阿桑点头。
“真不明白,你小师弟不过上山数年,在你心里便已经超过为师了。”常遗真人叹了口气。
阿桑问道:“师父真是要为了什么,舍弃小师弟?”
常遗真人摇头道:“从某种情况来说,他便是柢山,柢山便是他,如何舍弃?”
“那何来这一问?”
常遗真人说道:“随口一问,只当是师父喝酒喝多了。”
说完这句话,他让开身子,微笑道:“阿桑,好好待你小师弟。”
阿桑有些古怪的看了常遗真人一眼,但还是很快离去。
常遗真人看着她的背影,有些失望的说道:“女大不中留啊,这么个丫头,真是倔强。”
说着他,他抬头看了一眼远方,身形忽然消散。
——
最近我觉得我的状态还行,写的章节都算是还比较满意,仙朝原本我想写一个独立的故事,但写到后面,便觉着让他和人间有些联系也极好,至于之后顾泯会不会和李扶摇还有朝青秋这些人碰面,我觉得大概率是会的,不过他们这些人的最终故事,我认为还可能会在另外一本书里去讲述。
当然,只是设想,人间后面青槐怎么醒来,道种和扶摇的结局,以及天外那些故事,仙朝里会提及一点,但究竟是冰山一角还是我决意就在这里把全部写完,还得看我以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