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道两侧各有几个石洞。
里面都装满了各种殉葬品,全是些铜器、骨器、多耳陶罐、金饼、银饼和玉器,还有动物的骨骼。
道人对此毫无兴趣。
又行进半柱香的工夫,墓道前出现了三座相连的短窄石桥。
桥下深沟中有浑浊的黄水,不知其有多深,也不见流动,像是一汪死水。
“这便是攻略所说得‘三世桥’吗”
李长清打量着三座石桥,稍稍提起了一点兴趣,但也仅此而已。
在华夏古代传说中,人死之后化仙升天,首先便要先踏过这三世桥,以摆脱世俗的纠缠,然后才能脱胎成仙,遨游太虚。
而那桥上异兽浮雕皆为雌雄一对,正好对应着墓里的献王老儿和他的老婆。
走过三世桥,地洞豁然开朗。
正前方的洼地里,出现了一座不小的阴宫,雪白的围墙在黑暗中十分显眼。
这白色的围墙并非和凌云宫前的广场一样,用汉白玉砌成,而是一种特殊的石英,望上去软糯异常。
阴宫有六七米高,与地洞连成一体,墙中有个门洞,一扇钉着十三枚铜母的大木门耸立在宫殿前侧。
推门进去。
穿过一条不长的门廊,便来到墓室前。
黑暗中,有三口漆木大棺呈“品”字型摆放。
每口棺椁都完全不同。
不仅形状、材料、款式不一样,就连摆放的方式都毫不相同。
阴宫是个“回”字形墓室,分为内外两层。
白墙之内是第一层,与这道墙间隔七八米的距离,另有一层砖墙围在当中。
两层墙上的墓门相对,里面则只是个弧顶的低矮门洞。
两层墓道的夹层里堆满了各种青灰的巨型铜铸器皿,类似铜盘和铜鼎,都是些古滇国用于祭天的祭器。
青铜祭器上还堆放着象征着墓主人国主身份的象牙、玉璧和玉釜。
李长清一路上见多了这些宝玉祭器,此时都有些麻木了。
献王墓中的陪葬器物虽然没有那些帝陵奢华众多,却几于是把整个滇国都给理进了墓坑里。
只这其中一个陪葬坑里的宝货,便比湘西瓶山那元代将军墓室里全部加起来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