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这才明白,于是心里暗暗后悔,自己平日里本官本官的叫,早已经习惯了,如今成了阶下囚还这么称呼,岂能有好?
于是他连忙磕头请罪。
“大王,本——,奥不,小人之前——现在知错了,请大王宽恕。”
常敬衡冰冷的脸上此时竟然露出一丝的微笑。
“你这个人很识时务,很好!”
“如今本王刚刚进入南梁,对这里的形势还不熟悉,急需招募一批大梁的人才,你可愿降?”
李勋顿时大喜,他此时哪里敢说不愿意,只要自己稍微表示抗拒,只怕立马就会让这个常敬衡将自己丢到油锅里炸了。
既然对方肯招降那便意味着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了。
“愿意、愿意,小人愿意追随大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常敬衡继续问道:“你手底下有多少士兵,你的上级是谁?”
李勋答道:“小人只是个守备,手底下总共统领兵力达到一千多人,不到两千。”
常敬衡问道:“那到底是多少人?”
李勋哆哆嗦嗦地答道:“这个,小人记不大清了,只知道个大概。”
“轰——”
在场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敢情这个守备连自己手底下有多少兵都不知道,当真是废物一个。
面对众人的嘲笑,李勋感到脸上一热,但却是丝毫不敢露出委屈的情绪,幸好他已经被打的已经连亲妈都不认识了,谁也看不出他此时到底是个什么表情。
“大王,小人虽然官不大,但管理的天风镇却是十分的重要。这里是整个大梁北方最重要的三个商贸中转地之一,镇子里面共有常住经商大户五十七户,其余各类临时中转的中小商户共四百七十一户 ”
没想到这个守备作为这小小天风镇的最高军事长官,不知道自己的军队有多少?但对镇子里居住的富家大户情况确实了解的清清楚楚,看来平时没少从这些富户身上敲竹杠。
接下来,李勋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向常敬衡详细介绍镇中各个富商巨贾的详细信息,包括家里人口(主要是女眷)情况,财产情况等等,简直是如数家珍。
甚至,他连某某富商家里的小妾的小名叫什么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而常敬衡越听越是兴奋,他刚开始还是斜躺着,紧接着身子渐渐坐直,而后竟然大幅度前伸,最后竟是把李勋招呼到自己的脚边开始眉飞色舞地进行深入地探讨。
“你对你们的那个军神梁冀了解多少?”
这回却不是常敬衡发问,而是站在他身边最近的一名青年将领突然开口问道。
见有人在一旁打岔,常敬衡不悦地斜眼一看,原来开口说话的正是自己最为依仗的将领兼自己的干儿子李定国。
常敬衡身边总共有四大猛将,分别是李天润、李定国、曾泰和孙远方。
四人当中由于李定国多了一层常敬衡义子的身份,再加之此人除了勇武之外,更是颇有谋略,在军师乔庸到来之前,一直是李定国在为常敬衡出谋划策,因此俨然为四大猛将之首。
李定国心中一阵哀叹,在他眼里看来,义军虽然取得小小的胜利,但随后用不了多久南梁朝廷便会反应过来,到那时一定会派军队进行反扑。
因此现在最紧要的是及时了解大梁北方的军事布防情况,以及日后自己的队伍该往何处去,朝哪个方向打?
然而,自己这个义父对这些却是全然不关心,反而急于了解天风镇内富商的家庭情况,他心里在想什么自己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