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下去!”
刘永也懒得跟戴良废话,败军之将奚落他几句就行了,没必要太过折辱!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戴良不战让刘永耗费了许多脑细胞,终于还是决定以身犯险。
四郎七郎攻打西容县也是真的,不过在攻下之后立刻折返,就埋伏在汉军大寨的外围,单等着戴良按耐不住诱惑,出兵!
果然,这货真的没忍住,直接冲着中军大帐就来了,刘永的布置一下子就用上了,一个简单的小火圈就把戴良给逼到了狭小的地洞里!
这一仗,汉军俘虏了两万的吴军,溃逃者无数,太守和一众将领全部被俘。
“报,大王,啊阜南将军派人回话,日南郡城已经陷落,他正在城里扫清残敌,请大王稍后入城!”
小校来报,啊阜南得手了,他的任务就是绕城而击,见汉军大寨起火,即刻猛攻日南郡城!
那个时候,戴良必然已经把大部队给带走了,城里留守的守军也对只绕城的啊阜南不耐烦了,猛攻的效果好的不得了,没等守军反应过来,啊阜南的越人万户就越墙而入,在城里大肆砍杀!
这个时候,战事基本上平稳,七郎笑眯眯的过来,跟刘永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再得日南郡!”
“呵呵~,怎么了?嘴怎么这么甜?”刘永疑惑的看着七郎,这家伙有些反常,别是犯了错误,来自己这里提前打预防针来了?
“没有,这不是~哎呀,不说了,我就说我说不来!”
七郎直性子,有些弯弯绕还真做不来,直接了当的对刘永说道,“大王,攻打西容县,我把船厂给烧了一点,我发誓,就一点!”
船厂?西容县有船厂?
这个消息刘永还真不知道,只是知道那里船只来往穿梭,应该是个重要的码头,这才攻打西容,引诱出戴良!
要是船厂那可就是意外之喜了!
东吴善水战,操舟造船,那可是一等一的,甚至能够造海船,在大海上来往穿梭,他们的造船技术向来保密,如果真的让七郎俘虏了一个船厂……
“走,先去看看!”
刘永顾不得询问七郎战船和船厂的损失,直接策马朝着西容县赶去!
七郎随后追赶,心里难免有些惴惴不安,刘永出发时嘱咐过他,船只不可发生意外,四哥也说过,回援合浦全靠这些船,如今船屯被烧了一片,战船有损失!
唉~
这次的过失少不得一顿军棍,最好也就是功过相抵,别想升官了!
等来到西容船厂,其规模之大让刘永很是惊讶了一把!
汉代把造船厂称之为船屯,与军队屯田之意,一个生产粮食,一个生产船只!
东吴的造船业特别的发达,大到战船,小到走轲,再看西容的架势,明显是在制造海船嘛!
船坞里那巨大的龙骨,还有几艘半成品,这就是东吴的镇国之宝楼船了吧?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因为有上下数层,外观似楼,所以叫楼船。
这里建造的楼船是三层楼船,甲板上有三层建筑,每层四周设置女墙,女墙与战格上均开有若干剑孔、矛穴,既可远攻,又可近防。船上空间很大,甲板上能够行车走马!
奶奶的,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航空母舰呀!
不过听说,孙权的坐舰可是五层的楼船,那该是何等的规模?
这个时候,刘永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民族自豪感,汉人果然都是天才,这种战争神器也能造出来!
“七郎,烧了哪里?带我去看!”这个时候,刘永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想起七郎说的船屯被烧了一部分,刘永的心里就是一抽抽。
“大王随末将来!”
七郎将刘永引到一处船坞,果然这里一片乌漆麻黑,大火焚烧后遗留下来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甚至还有些许地方在冒着青烟!
“大王,当时船厂有五千守军,末将突入船厂时,遇到了激烈的抵抗,好不容易杀散敌军,这里已经被人点燃了,末将费尽全力才把火势控制住!”
七郎一脸无辜的看着刘永,老大,这回真不关我的事!
“除了这里,还有什么?”刘永捂着心口,一处船坞,三只大楼船,被烧的七零八落,这就够让刘永心疼的了,要是再有别的……
“没了,损失最大的就是这里,再就是一些水军想要乘船逃离,驾走了一些船只……”七郎的声音越来越小,然后低着头不敢看刘永!
刘永知道这也不能怪七郎,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兵力不足以对船厂形成压倒性控制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战果已经很不错了,确实不该苛刻七郎!
不过,刘永这心里……
“回去,罚你面壁思过!”刘永一指七郎,沉声说道。
“哦!”
七郎耷拉着脑袋一步三晃当的回去,在船厂大门遇到了四郎,见七郎情绪不高,就知道又挨批了!
“又挨骂了?我去找大王求个情,不会处罚你的!”四郎乐呵呵的对七郎说道,自己这个弟弟自己知道,勇武是有的,就是有时候太也莽撞了些,大王对他也就是批评两句,实则心里还是很看重的。
“不用了,大王罚我回营面壁思过!”唉,又一声叹息,听的四郎心里直反酸,面壁思过,不就是嫌你累了,让你回去睡大觉吗?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去吧,好好思过!”四郎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弟弟了,只好赶紧的把他送走了!
送走了七郎,四郎找到刘永,向他汇报西容县一战的始末,刚才一直忙着对付戴良,这里的事儿一句没提,现在人家啊阜南已经首战告捷,自己也得给兄弟俩表表功了!
“大王!”四郎朝着刘永一礼。
刘永摆摆手,示意四郎看过去,指着一望无际的船屯,一艘艘的在建楼船,骄傲的说道,“你看,这有多美,这是我汉人的骄傲,是汉人的智慧,是汉人精髓,是汉人的……”
“一切都是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