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冷着脸没有出声,张兴忠便告辞退了出去,带着妻儿及他们那房的下人,直接去了文静城。
路上张兴忠夫妻俩都很高兴,特别是范丽华,他们高兴的不是当城主与城主夫人,而是终于能够名正言顺的离开城主府离开朱静。
这几年朱静越来越端着婆婆的架子,要两个儿媳妇晨昏定省,两个媳妇被她折磨的筋疲力尽。
范丽华笑着说道:“宇哥,今晚我要早早入睡,睡到明天自然醒,把这些年欠下的瞌睡债都补回来”,
张兴忠温和的说道:“媳妇,这几年苦了你,去了文静城,家里你最大,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忘忧城城主更换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商业城。
郎箫找到张宏武:“国主,老城主有一封密信在我手里”,
张宏武说:“我爹把密信留给你,你就好好收着吧”,
郎箫愣了,不是应该问是什么密信吗?怎么张宏武一点也不关心信的内容,
他只好再次开口说道:“这封密信是关于忘忧城的,”
张宏武摇头:“忘忧城的事情你不必告诉我,去对张宏文说”。
郎箫急了:“老城主这封信,不是给大爷的,是给你的”。
张宏武叹了一口气:“你先留着吧,张兴鑫两兄弟应该比他爹强一些,”
其实张宏武已经猜到信里的大致内容,左右不过是让他关照忘忧城罢了。
张宏武不肯接信,郎箫自然也不好把信硬塞给他,无奈只得带着信离开。
想起张忘川,在生命快到尽头的那段日子,偏心张宏文,张宏武心里就膈应,
先是逼着他传授草纸与粉条制作方法,配方是杨小花的,做为公公的张忘川为了大房,居然拉得下脸开口要儿媳妇的私产,
张宏武夫妻俩就算心里有气,也不能给一个将死之人计较,只能委曲求全,交出了草纸与粉条的配方,
接下来张忘川还要求把炸药包与手榴弹的制作方法交给大房,美其名曰的说有了这些武器,才能更好的守护忘忧城。
好在炸药包的配方属于李桂枝,手榴弹的配方落在了卫东身上,两人出面表示,祖传秘方不得外传。
张忘川才歇了要配方的心思,但要求张宏武给大房提供一批炸药包与手榴弹。
张宏武没有应承,杨小花见父子俩陷入僵局,示意李桂枝出面把这事答应下来,也就是当着张忘川的面说说而已,李桂枝守不守承诺都无所谓。
现在人都走了,还想用密信牵着他为忘忧城的事操劳,对不起,他做不到。
起身离开办事大厅,准备去山上转转,好久没去过盐厂了。
刚走到盐厂,就听见厂门口几个工人嘻嘻哈哈的在讨论,
“这东西是什么来着,是不是米粒”?
“一粒粒的看上去挺喜人,还带点绿色,不知能不能食用”,
……
张宏武凑上前去一看,他们手里麦穗,不对,麦子有外壳,这个没有,果实比稻米大不少。
张宏武好奇的问:“这东西你们在哪里找到的?”
工人们抬头看见张宏武纷纷拱手行礼:“国主好,”
其中一个工人说道:“翻过两座山。三座山背面的山坡上,长了一大片”。
“你们手上的这几束拿给我,回去找人看看是不是粮食”,张宏武懒得去山上采摘,直接开口说道。
工人们纷纷把手上拿着的这些不知名的果实送给了张宏武,
张宏武在盐场巡视了一番,又给他们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带着这些不知名的果实回到家里,刚进家门,李婆子就笑着说道:
“国主,你怎么把没有打磨的麦穗带回来了”。
杨小花抬头问道:“武哥,麦苗都还没有播种,你去哪里摘的?”
张宏武说道:“不是麦穗,我也不知道是啥,带回来给你看看”,
他觉得杨小花会的东西很多,也许会认识这个,
杨小花一听说不是麦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难道是青稞,
在她的认识里与小麦相似的应该是青稞,九月,正好是青稞成熟的时期。
确认张宏武手上抱的是青稞,杨小花有些激动的问道:“武哥,你在哪里采的”?
“盐场工人在后面的山坡上采摘的,说那里有一大片,媳妇你认识”。
杨小花说:“认识,青稞”,
张宏武反问:“青稞”?
杨小花肯定的说道:“它这也是麦子的一种,与麦子不同的是,没有外壳,是裸米,叫青稞或者叫麦裸米都可以”。
李婆子凑了上来:“夫人,这个米能吃吗”?
“能”,
张宏武开口说道:“与小麦一样磨成粉吗?”想到杨小花说是麦子的一种,他自然而然的认为只能磨成粉。
杨小花笑着说道:“青稞打碎,可以熬粥,磨成面粉做馒头、面条,把青稞炒熟打成粉,吃米糊也行,还可以做酒”,
现代母亲是藏族人,每年青稞成熟的季节,舅舅们都会给他们家带青稞,母亲会用一半的青稞酿酒,
另一半打磨成粉,她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青稞炒面,青稞炒熟磨成粉保存起来,
每天早上在锅里放一点油,把青稞熟粉倒进去翻炒,加上一点糖,一点点水,简简单单就是一份美味的早餐,
想起青稞炒面的美味,杨小花有些馋了,让李婶把青稞米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