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厨房里,菜刀,水桶以及锅碗瓢盆都有,烧水烫烫就能用,柴刀,斧子还有背篓在柴房里”。
走出院门,黄老汉又返身回来:“张老弟,你们早上如果想去海边捡海货,
得起早一些,迟了海滩上的海货都被捡完了,只能挖沙子下面藏着的小家伙”。
张宏武点头:“知道了,谢谢黄叔”。
杨小花暗戳戳的想,原来上次去海边没捡到海货是去迟了。
黄老汉回去不一会儿,很快他大儿子就背着一捆柴来到院门外:“张大哥,我把柴给你放在院门外了”。
张宏武打开院门,看着已经走远的身影,大声说道:“谢了,兄弟”。
“不用谢”。
晚饭照旧从空间拿出食物,吃完饭,张宏武烧了热水,杨小花拿出浴桶,两人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
第2天两人天不亮就起床,匆匆洗漱后,一人拿着个馒头当早餐,边吃边去海边。
本以为他们去的够早,不料海滩上已经有不少人,看见黄老汉带着孙儿在拾捡的行李,
“黄叔早”,张宏武过去打招呼。
黄老汉微微一愣:“你们来了”。
黄老汉许是第一次看见有人拿着火把赶海,张宏武与他打招呼的时候,他竟然有些走神。
看着张宏武两人手上的火把,黄老汉若有所思,天色还没有亮开,海滩上能见度低,拿着火把能够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他在心里嘀咕着,明早也要带着火把过来。
杨小花凭借火把的亮光,看见不远处沙滩上有几只爬行的螃蟹,顾不上与黄老汉打招呼。
她匆匆走上前,从空间掏出双筷子,把螃蟹夹进水桶里。
走回张宏武身边得瑟的说道:“武哥,我捡到了6只大螃蟹”。
张宏武宠溺的说:“”媳妇儿真能干”。
黄老汉借着火把的亮光,瞧了瞧杨小花水桶里的螃蟹,
赞赏的说道:“真大,6个螃蟹够你们今天中午吃一顿了”。
看见黄老汉爷孙俩在沙滩上看见小洞就挖,她也拿出小铲叫张宏武一块挖。
张宏武开口问道:“叔,你们挖洞可有什么技巧”?
黄老汉指着一个洞口说道:“张老弟, 你看,这是沙蟹的洞,周边是它们挖掘洞穴时抛出来的沙子”。
接下来黄老汉又给他们讲述了几种,他脚边就有的小洞。
“这种小圆洞里面应该是蛏子,这个洞口外面有那么多小沙球,里面住着的也是蟹,是一种专门能够吐沙球的蟹”……
赶海对住在大湾村的渔民来说是一种日常活动,收获的海货大多能变成饭桌上的食物。
为了能吃到美味的海鲜,大湾村的老人与孩子都会早早的来到海边。
对于杨小花来说,赶海是一种新颖的体验,她沉醉于在海滩上挖掘、寻找的那种感觉。
一旦有所收获,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照黄老汉所说,她成功捉到了沙蟹,还有蛏子。
她大方的把手中的火把递给黄老汉,开口说道:“黄叔,火把给你,咱们用一个火把就行了”。
“谢谢,有火把正好,能看的清楚”。
杨小花转头又对张宏武说道:“武哥,那边没人,过去看看”。
张宏武举着火把,看着杨小花在泥滩上,在礁岩旁,寻寻觅觅,耐心地寻找着。
偶尔有所收获,杨小花都会兴奋不已,大声喊道;
“武哥,我捡到贝壳了”,
“这里好多蛏子洞,武哥快来帮忙”,
……
时间过得很快,天已经有些发亮,张宏武低声说道:“媳妇,咱们坐那块礁石上去看日出”。
杨小花头也不抬,干劲十足地继续挖着的小洞:“武哥,改天再看,反正咱们还要在这里待些日子”。
太阳升起之后,天气变得炎热起来,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朝回走。
黄老汉临走时大声喊道:“张老弟,我们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