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他早就听同乡里当三等兵去收粮食的人说过了,产量很高。
等趁着回家给家里红薯的机会,让他们赶快去村长那领种子。
“这个叫红薯的味道是真的不错啊!甜滋滋的,你拿了烤红薯吗?”
“拿了哦,我吃一个,留2个回家给我媳妇吃,这个土豆真的好吃。”
“玉米的也好吃,甜滋滋的,听炊事兵说土豆,红薯什么的还能做好多好吃的呢。”
食堂内大家都在讨论这几种新粮食的吃法。
杜大海刚也吃过了,烤的红薯甜滋滋的,味道真的香甜。
他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食物。
回到家里,还没等到他催促家里人去领种子。
就见到家里摆着一堆红薯和土豆和玉米种子了。
“爹,你赶紧尝尝这个烤红薯。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去领种子了?”
杜老头接过红薯,掰开分给家里人好几半,自己尝了尝。
香甜的软糯的口感,“这东西味道是真好。王爷私庄上收了那么多粮食,你当大家眼瞎啊!我去领的时候,里正家都排了好长的队伍了。
听说到时候有专门的人来每个村里教咱们怎么种。
我空了好几亩地来种这个的。”
听儿子说在军营里吃到的用这几种粮食做的菜,“看来这几样东西,随便做做都好吃。咱们家再多种上一些才好。”
像杜大海家里这种决定的人还很多。
春耕还没开始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打算多少种这几样东西。
收获了棉花,不久之后,青柠和宋启建的棉花厂也开始招工了。
优先招收军人家属,限女性,但是也要挑手脚麻利,针线活好的。
一旦被选上,每个月的银钱都是800文。
而棉花厂的管理人员一部分是在之前打胡人的时候,受伤的士兵。
王勇就是在上次战役中,伤了一只眼睛的,军医诊断他已经不能上战场了。
当时他可绝望了,以为这辈子就要完了,没想到王爷安排他去读书,学习。
说他们这些受伤的人,都会安排好的。
他跟着认真学了一阵子的算术,在考试的时候考到了第一。
就将他分到了这边当算账先生,一个月的银钱也有1两多,比他当兵的时候只多不少。
王爷体恤他们这些受伤的士兵的事情也传了出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期待王爷能够招新兵了。
杜大海的大嫂如今也被选上了去棉花厂当女工,棉花厂的还包午食。
她有了这个工作之后,感觉日子都越来越有奔头了,以往只能在家里做做饭洗洗衣服。
现在只是坐在那缝缝东西,一个月也能有银钱进来。
同村的人知道她被选到棉花厂,不知道有多羡慕她。
棉花厂制成的第一批的棉大衣,优先发到了一等亲卫兵的手里。
这些长款的棉服背面绣着一等亲卫兵的字眼,如果是小队的组长,还有额外的袖章。
穿在身上不知道有多暖和,比之前他们那身打补丁旧军服好多了。
休沐的时候,杜大海都穿着军服,这对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身份上的象征。
偶尔在街上见到一样衣服的同僚,还会互相打个招呼问好。
肃北城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宋启和青柠却愁的是边境线上的大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