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仲坐吧,我做事是有底线和原则的,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必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让你倾家荡产了,我不也破产了吗?”
刘进的话,让糜竺的商业视野又打开了许多,觉得合作共赢、互惠互利这话,绝对是经商的至理名言。
“二公子,乃是圣人之德,麋子仲佩服之至,吾对能合作的项目已急不可耐,还请二公子赐教。”
“在你们的眼里,我大汉幅员辽阔,似有千里之遥,可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只能算作一地而已。
幽州是我大汉最北之地,可幽州北面的土地面积,是我大汉疆域的两倍多,我们的东面虽然是一片汪洋的大海。
可你们想过,大海也是有尽头的,哪里的土地更是我大汉的好几倍。
并且哪里的土地肥沃粮食充足,当地的土著拿着黄金白银当石头玩。
至于我们的南面、西面,同样是无数国家林立,同样是我大汉疆域的好几倍。
子仲是海商起家的,应该知道南地的粮食能达到一年三熟吧?”
“子仲的确对南地之事了解一些,二公子说的一年三熟我也听说了,只是没有亲眼所见。”
“我跟你们说的这么多,目地就是不让你们把商贸的眼光,只局限在我大汉境内。
拿我们大汉产能过多的东西,贩运到境外去换取我大汉需要的物资。”
糜竺是海商,当然明白刘进说的对,可茫茫大海风雨不定,他家远洋的商队,那都是拿命在博钱。
“二公子,我们徐州和扬州都有海商去往南地,可南地路途遥远,如果运气不好,货船几乎是十不存一的,所以海商并不是很容易发展起来的。”
刘进的三娃,从小喜欢船模,刘进给三娃弄了一屋子古代船模拆卸玩。
长大点了三娃又成了军迷发烧友,刘进再惯着孩子也不敢买武器啊!
只好引导孩子,玩古代弓弩,为这个爱好,特意给三娃弄个狩猎场。
现在提到航海上了,刘进很有把握的说道:“我就是因为知道,海商存在的难处,才想到我们合作的项目。
子仲我跟你交个底,我有造44丈长,18丈宽的海船技术,咱们建个造船工坊是否可行呢?”
汉时最大的海船还不到二十丈,刘进直接能造大二倍多的海船,这绝对会大大降低海难的发生。
糜竺就是缺心眼也会知道,这种船一下水,海商们绝对会抢疯了。
“公子有造船技术,雇劳工又是非常容易之事,如果二公子单纯是手中钱财不充裕,完全没必要和吾合作。
吾愿意出十万两黄金资助二公子,完成利在千秋的功德之事。”
“谢子仲好意,我父给我留下的产业颇多,在钱财上还是很充裕的。
我想跟你合伙的原因是,想建造船工坊那就得设在徐州,所以我需要一个帮我管理的人,我觉得你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糜竺对刘进的欣赏,内心还是非常感激的,可这么大的事直接就揽下,糜竺心中还是没底气的。
“二公子手下人才济济,我麋子仲何德何能,得二公子如此信任。”
“要说能文能武,安邦定国的人才我不缺,可真正的去经商管理,他们不如你麋子仲。
我给你三成的管理股份,你只需要给我管好工坊,尽最大努力的造船,你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