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本王将全部的兵马都召回到武昌府来守城,也不能守住吗?”
朱桢在武昌府只有两万兵马,其他的数万兵马都分布在襄阳和黄州等地方。
“如果王爷将所有的兵马都集中到武昌府,倒是有可能守住……”
楚王朱桢听到这话脸色刚刚好转,然而朱广志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失望了。
“但是,荆州军也可以继续增加攻城的兵马,以湘王如今的实力,全军出动的话,至少能有十五万以上的大军……”
“如此一来,武昌府可能连半个月都守不下去。”
朱广志的话彻底打消了朱桢心中的侥幸。
虽然心中愤怒于湘王朱柏主动攻击自己。,但是出于理智他也知道,目前的情况他只能示弱。
不过直到此刻,朱桢依旧还是有些犹豫,因为武昌府就是他的封地,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对不愿意放弃的。
然而,第二天一早,城外又射进来一封书信,却是湘王朱柏亲笔所写。
朱柏在信中告诉朱桢,武昌府他要定了。
如果朱桢愿意主动退出武昌府,那么朱柏还可以给他提供一定数量的武器,支持他攻打九江府。
朱柏一直将军备这件事作为重点,所以武器盔甲的生产,完全能够跟得上。
而楚王朱桢却没有这个先见之明,在占下武昌府之后就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了获取武器的渠道。
这也是他一直埋头发展却始终兵力不足的原因,他搜刮了几处地方的武库,也只能勉强武装起来七八万兵马。
而且,这些兵马的装备也远远谈不上精良,基本上都只是属于勉强能用的范畴。
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荆州军攻城的时候,他的兵马守起来很费力的原因之一。
看完了朱柏的书信,朱桢虽然不知道朱柏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拿下武昌府,但是却明白了朱柏的决心。
无奈之下,他再次与朱广志商议一番后,便同意了朱柏的条件。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荆州军并没有发动攻城,甚至都没有阻止武昌府内进进出出运送物资的朱桢兵马。
最后,等到楚王军全部退出武昌府之后,朱柏就给朱柏送来了一大批的武器和盔甲。
这批武器的数量足以武装三万人,于是朱桢就将这批武器装备全部用在了他现在手下最精锐的兵马上,也就是朱广志的麾下
然后,楚王朱桢在黄州府休整了数日后,就率军正式进攻九江府。
九江府作为大明京师的门户,防守的不能说不严,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在朱广志率军猛攻下,仅仅坚守了数日就城破了。
其他人不知道,作为当事人的朱广志却是一清二楚,九江府守将根本就没打算要死守。
收到捷报,楚王朱桢大喜过望,急忙移驾到了九江府,将九江府作为了他新的大本营。
而朱柏在顺利的接手了武昌府之后,果然遵守了诺言,没有再继续攻打楚王朱桢其他的地盘。
而且朱桢也在占据了九江府之后变得突然信心大增。
以前守着武昌府,因为距离湘王朱柏太近,让他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如今这一出了湖北地界,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下足够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