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盗团的背后,往往是一些有实力的地主,商人,甚至是达官权贵在背后扶持。
出海为海盗,入海为良民,这是大明百姓的基本准则。
一旦违反,不但将遭受朝廷的严厉打击,还将成为众矢之的!
开荒行动取消之后,所得的财富,甚至都不需要缴纳太高的赋税。
不知有多少达官权贵,在背后乐开了花。
他们也愈发的喜欢这种闷声发大财的游戏。
这其中,就包括安庆公主。
朱榑带着王妃吴妍,到青州城外面溜达。
顺便到青州城四周的农田,逛了一圈儿。
正在工作的百姓,看到齐王殿下和王妃吴妍,亲自来到田间地头,都是无比震惊,纷纷跪拜。
朱榑随意挥挥手,让他们起来。
现在青州城附近所耕种的粮食作物,已经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棉花、辣椒一类的经济作物。
没办法,青州城这一带,实在是太富裕了。
百姓家里的余粮,都能吃好几年。
很多家庭,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而是寻求从土地上获得更多的财富。
而齐王府对于各种经济作物,有庞大的需求,尤其是棉花,有多少收多少,根本不担心卖不出去,而且价格还非常高,比种植粮食作物实惠多了。
在大明王朝大多数百姓还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这里的百姓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
青州城确实是个好地方啊,对于普通的贫寒家庭而言,想过上小康一样的生活,毫不费力。
现在,甚至能够抽出一两个子女,到格物学院去学习,而且,人家还完全免费,甚至表现好的,还能获得奖学金。
对于这些普通家庭而言,教育成本几乎为零。
这些福利,在其他地方,是根本享受不到的,这也导致青州城的流入人口居高不下。
青州城的吸引力,甚至远远超过了济南府,甚至应天府。
刚开始,朱榑大手一挥,将青州城进行10倍规模的扩建,很多人觉得太过夸张,而现在看来,齐王殿下真有高瞻远瞩的前瞻性呀。
朱榑带着王妃吴妍,这次出城玩,也不仅仅是查看农耕的情况,主要是查看嫁接技术。
其实嫁接技术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历朝历代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
追求吃饱饭是第一目标,所以嫁接技术,主要在小圈子里流行,并没有被发扬光大。
而现在,随着格物学院一批对农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推广嫁接技术,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嫁接,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将收获一批新的蔬菜水果等等。
还有桑树的嫁接,也已经展开。
这方面的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
而倾向于医学的那帮学生,就比较沮丧,他们在樱木岛屿进行各种手术实验,几乎全都失败了。
不论是器官的移植,还是外接手术,没有一例成功。
任重而道远啊。
刚刚回797到青州城,就收到了应天府那边传来的信件,准确来说是一个包裹,这是在科举考试中连过三关,正在应天府等待官职分配的那只猫头鹰。
他将这次科举考试连过三关的经验和大量笔记,送了回来,除了学术方面的内容,还有考试流程,饮食注意事项等等,非常详尽。
朱榑则直接派人送到格物学院,以此为基础,整理出几套模拟试卷,作为以后日常学习和训练使用。
虽然今年只有一只猫头鹰入选,但实际上,格物学院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这里的学生,不愁吃喝,没有任何的忧虑,可以全身心的扑在学习上。
而现在的科举考试,从录取结果来看,以南方学子居多,北方学子偏少,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南方的经济,相对发达一些,水稻等等作物的产量更高,小作坊更密集。
家里有余钱,就可以有余力培养更多的读书人,买更多的书籍。
北方就要差一些,但因为齐鲁大地有不少学生上榜,平衡了南北之间的差距,所以,朝廷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
但仔细剖析的话,就能看得出,上榜考生的区域分布,与当地的经济严重挂钩。
今年,只是第1次参加科举考试,整个格物院几乎都没怎么准备,全靠学生拼天分,而有了这第1次经验,后面想走仕途之路的学生,就可以做出更多的准备,可以通过机械的大量的模拟试卷,来强行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到时候,上榜的猫头鹰,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而派出去的人,回来的时候,又带回来一个消息,格物学院已经把急行军的新型口粮,研究了出来。
于是,朱榑在第2天,便直接乘坐马车,前往格物学院进行验收。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