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背着梁田,一手抬着鸡蛋,行走很艰难。
可她又不舍得叫醒梁田,只能一点一点往家里挪。
幸好大宝懂事,带着弟弟们过来迎接。
“好多的蛋。”
“奶奶把妹妹给我。”
“我来扛鸡蛋。”
“小心了,这些都是种蛋。”
大宝接力背上梁田。
二宝和三宝两人抬起了鸡蛋。
奶奶轻松了许多,捶腰捶肩往家里去。
“你们吃饭了没有啊?”
“吃了,娘进城送衣服去了。”
奶奶将自己的帽子盖住梁田的后背,不让她晒得太厉害。
她抬头看向火辣辣的太阳,抱怨天气热。
……
梁田是被饿醒的,她爬起来时,看到奶奶在数鸡蛋。
一颗颗鸡蛋被擦得光亮,整整齐齐放在沙地,像是整理列队的士兵。
“好多蛋。”
奶奶:“向黄财主借了三十颗,你娘又找回了二十颗,不少了。”
“一锅放不下。种蛋放久了,也会坏掉的。”
奶奶看向梁田,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道:“我打算用铁锅去孵蛋,今后得要用瓦罐去蒸饭。”
“嗯。”
奶奶:“有点难吃。”
“伟人曾经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是安慰奶奶,也是在安慰自己。
可怜她这锦衣玉食的人,到了这里,只能吃苦再吃苦。
傍晚梁李氏回来了,她还带回来了二十颗种蛋。
梁李氏:“陈老镖头分家,陈三爷分得了拢右道,这条道价钱高,就是辛苦些。
孩子他爹留在城里,过两天出镖,先走一趟短镖,再走远镖,可能赶不上过年。”
梁李氏情绪低落。
奶奶也很担忧,“等明年,不让他去走镖。”
梁李氏兴奋地抬头,“等明年,家里的外债就清了吧。”
没有了外债,就不用走险了。
到了明年,一切都好起来了吧。
梁李氏眼里有了希望,身上充满力气。
“三爷给发了二十文,我都用去买种蛋了。”
“还是你聪明,这件事办得好。”
婆媳二人去自家地里砍竹子,制造一个跟铁锅差不多大的蒸笼。
她们又将家里的粗布全都拿出来,在蒸笼上铺一层粗布,再铺稻草,最后把种蛋放下去。
要时刻保持水的温度,梁田家耗费的柴火就多了。
梁李氏经常带大宝上山砍柴。
某次砍柴回家的路上,喜婶笑问:“我见你家烟囱经常有烟冒出来,最近得钱了吧,做什么好吃的了?”
后背湿透的梁李氏,抿着嘴,干渴地说道:“有吃的就不会饿成这样。”
“哼。”喜婶不信。
八岁的大宝在哄两岁的梁田睡觉,轻轻拍打,还给扇扇子,动作十分温柔且耐心。看见娘亲走近,还小心提示娘亲轻声不要吵醒妹妹。
“小妹,小妹。”
“小妹,我们摘到了黑桃子。”
二宝和三宝兴冲冲跑回家,一下子跑到梁田跟前。
大宝想制止都难。
熟睡的梁田被吓一跳,整个人蹦起,茫然地看着三个萝卜头。
“叫叫叫,就不知道小声点。”
大宝跳下去一人给一拳,“看你把小妹弄哭了。”
二宝:睡不够的小妹好难哄的。
三宝:小妹生气好可怕。
二宝三宝紧张地看着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