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何能够将鬼界经传播出去?如何避免逆种?”
众人陷入沉默之中。
传播鬼界之事,对于民众来说是好事。
但是如何能够避免开来,才是最大的问题。
众人莫不苦苦思索。
片刻之后,文燕看向楚河,开口说道。
“楚河,你可有想法?”
楚河思量片刻,开口说道。
“我认为,诸位是陷入了习惯之中。”
听到楚河真有办法,文燕不由得眼前一亮,接着询问。
楚河缓缓起身,开口说道。
“我记得在天骄榜大考之上,我与书院天骄榜弟子慕迎锦,有过一番辩论。”
“其中一辩,就是正书杂书之说。”
众多大儒眼前猛然一亮,心中已经有了想法,纷纷看向楚河,等他继续说下去。
“当时我问,何为正书,何为杂书。”
“慕迎锦言,修道注解感悟圣人之道为正书,迷惑谣言哗众取宠为杂书,正书应当广为流传,杂书应当禁绝。”
“我当时有异议,辩论所说。”
“正书为我等文人所写,所想,所学,是圣人之道。”
“但是杂书难道就应当禁绝?”
“我大乾重文,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习文,踏入儒道,成为儒生之人,更是少之又少。”
“难道那些没有钱财买书,没有能力学书的百姓,就要遭受无知之苦?”
“杂书的意义,就是如此。”
“吸引百姓目光,是真事,但是帮助更多百姓学习文字,学习知识,也是真事。”
“我书院所做,不应当断绝杂书,而应当是合理控制,绝对不能一举断绝百姓学习知识的权力。”
众多大儒听闻此话,不由得暗自点头。
文燕更是拍腿说道。
“善之善者也!”
“我书院所做,本就是传承圣人之意,教化百姓。”
“若是杂书能够以此让诸多百姓明悟知识,传承教化,我书院便要鼓励支持,却也需要局限。”
“楚河你当真是为我大乾百姓,为我人族所着想,应当被我等人学习。”
说到这里,众人已经彻底明白了楚河的想法,但是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而是一个个正襟危坐,等待楚河说出最后那句话。
楚河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既然杂书能够传播知识,能够使民众明悟道理,而鬼界经又不能随意传播出去。”
“那我们为何不能以鬼界经为主,编写一部杂书,不入书阁,不入皇室书库,散布百姓,让众人在读杂书的同时,了解鬼界知识呢?”
“如此一来,鬼界经入书阁,杂书入百姓,又不会被逆种明白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一举三得,如此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