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枪击后形成的血迹,自然是三种常见血迹类型里的喷溅血迹。
而喷溅血迹形成的血斑大小,视凶器和凶手的力量等因素,有很大差别。
各种凶器中,枪击的威力基本上最强。
受害者中枪后,受到冲击的血液会高速从伤口溅射而出,形成血雾一样的效果。
而溅射出的血雾粘附在墙面等物体上,会形成大量细小的血斑。
每一个血斑的直径,几乎都小于一毫米。
另外!
由于从伤口喷射出的血雾,仍然含有极高的能量,触碰到墙面后,血迹通常会在墙面上拖出一条彗星一样的纤长尾巴。
而王庭发现的,第三点血迹问题是——
本案里的单个血斑,头部过于粗大,而拖出的尾部却比较纤长!
这就导致,血斑的整体形态不是呈彗星形态,而是更像蝌蚪!
换言之,血雾和墙面接触的位置,形成了明显的蝌蚪“头部”。
而血迹因过多能量向后拖出的尾巴,长度问题不大,但和正常血迹相比,更加纤细。
由于血斑头部直径和尾部宽度,相差比较明显,这就导致二者的过渡,没有那么圆滑,形态自然更像蝌蚪,而不是彗星。
当然,这种差别非常非常细微,肉眼根本无法分辨。
“原来是这样……”
对造成血斑形态特殊的原因,王庭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神色一片惊愕。
不过,仅仅血迹荧光照片,他还无法确认自己的猜测。
毕竟,将一大滩荧光血迹,照到巴掌大的照片里,肯定会缺失很多细节。
另外!
照片毕竟是死的,要想得到最直观的结论,最好还是能直接观察荧光的血迹。
王庭立刻将墙壁上的一个血斑制成了玻片,然后加入鲁米诺试剂,在显微镜下观察。
虽然他提取的墙壁,已经被调查局喷洒过鲁米诺试剂,但血斑再次接触鲁米诺试剂,还是会发生荧光反应。
因为鲁米诺反应的原理是,血液里的铁离子,催化鲁米诺试剂里的成分,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蓝色荧光。
整个过程,血液里的铁离子只起催化作用,并不直接参与反应,也就不会减少。
很快,王庭在显微镜下观察完血迹荧光,他的眼睛从显微镜上挪开的瞬间,脸上跟着露出笑容:
“果然,和我的预料一样!”
他直接在群里道:
“同志们,我明白造成墙上血迹异常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