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来到第一间屋子。
令郑朝惊诧,
这是木头房子,而且很破旧,已经变色为灰黑色。
房顶是茅草盖着,屋子旁边放了几口大缸。
“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
“下雨蓄水,可以喝也可以种菜用。”钟明同四处张望地回答。
钟明同来到屋子旁,用土话大声喊叫。
有个老人出来应答,他指了指山上。
两人随着他的手指方向,又继续往上爬。
一路上的木头房子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
路两旁还有很多水田,稻禾青黄色,应该是缺水所致。
钟明同遇到人,就不停地交谈。
郑朝猜想大致意思就是招工,问问有没有没出去的人,可以跟他去外出务工,工资多少云云。
没有什么需要我交流的,郑朝只管跟着他的步伐。
他停郑朝就停,他走郑朝也走。
还看到有当地人挂着腰刀,跟古代剑客一样,来回游荡。
这在东广市是不允许的,绝对受到管制。
还看到有人扛着枪,应该是猎枪,长长的枪管,远远看去很霸气。
不过,
郑朝得离得远一点,
任何地方,都会对陌生人有种敌意,这里也不例外。
所以郑朝老老实实,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闭嘴就闭嘴。
绕着绕着,就来到了山顶。
有朗朗读书声,应该是学校。
郑朝问道:“这里是中学还是小学?”
“是小学,现在在上课,我们绕着走。 ”钟明同左顾右盼。
“学校建在山顶,每个学生岂不是要爬到山上才读书?放学就下山。”
这似乎是如此。
“山顶是离他们最近的地方,如果到山下读书,回来也是要爬山,这所学校有好几百年历史了,一直如此。”钟明同一边绕着走,一边说。
郑朝想想,也是。
村子在山腰,无论学校在山脚还是在山顶,来回的路程都要经过山上下山,没多大区别。
如果要改变,只能整个村子搬迁到山脚,学校才会随之在山脚建立。
郑朝疑惑的是,这里大树很多,虽然凉快,也安静。
但是操场似乎没有,也不可能有。
体育课可能不能踢球。
起码没有足球。
否则一脚下去,力度大一点,球会跌入四周山谷。
郑朝不禁感慨,
一个地方的落后,不是由当地人决定。
他们决定不了。
这是由一定的历史、地理、风俗,所导致。
这里一分钱,一块钱,都来得极其困难。